文章
圖集
親子知識
育兒教育
如果孩子有「四種表現」,代表「內心很自卑」,父母別不當回事
2023/02/20

孩子六歲前,正是他性格關鍵塑造期。如果家長能儘早發現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並加以引導,那在六歲前是可以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的,比如自卑、懶惰等。

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慢慢變自卑,家長要儘早幹預。

總把「我不行」掛在嘴邊

孩子都是朝氣蓬勃的,在遇到新鮮事物時敢于嘗試。如果孩子總把「我不行」這三個字掛在嘴邊,哪怕是最簡單的嘗試都不敢去做、害怕失敗,那就說明他內心是自卑的,哪怕自己能成功都不願意去做。

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孩子被家長貶低慣了,總被批評「你太笨了」之類的,孩子就會產生自我否定心理,遇到事情就退縮,遇到困難就放棄,這就是自卑的典型表現之一。

沒有主見,過于依賴他人

孩子不論大事小事都缺乏主見,過度依賴他人,凡事都要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完成。哪怕是讓他下樓買一包鹽,他都扭扭捏捏不敢去,這也是自卑的表現。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可能是家長太過溺愛孩子,日常事事包辦,孩子缺乏鍛煉的機會,導致自理能力差,對父母的依賴加重。

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些人不是沒想法,而是不敢表達、不敢展示自己,在人群面前扭捏捏捏。比如課堂上回答問題,孩子明明可以答出正確答案,卻滿臉漲紅、聲音如同蚊子大小,給人的感覺不大方。

孩子有這種表現,說明他平常很少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肯定;相反,他在家庭中不被重視,講的話總被父母忽視或反駁,時間久了,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不希望被人關注。一旦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孩子就會渾身不自在,簡單的事情也做不好。

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孩子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過分敏感,別人一個無意的眼神都能讓他浮想聯翩,總覺得別人對自己有意見,這也是自卑的表現之一。

孩子有這種表現,大多是缺乏關愛、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孩子內心情感缺失,他就會想辦法去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過度在意他人評價,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成為他人的附庸。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
「雙旋男孩找不到,雙旋女孩沒人要」,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
2023/03/24
有3種準媽媽會生出高智商寶寶,她們的這些做法,值得女性們學習
2023/03/14
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選擇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
2023/03/24
「媽媽,我碗里有根頭髮」,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理方式,彰顯情商高低
2023/03/20
兒子在公車上突然「喊肚子疼」,爸爸立刻報警,司機:孩子真機靈
2023/03/14
13歲女兒脖子有「草莓印」,媽媽發現后,一招糾正「女兒戀愛觀」
2023/03/14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
2023/03/14
龍鳳胎!婆婆不讓我「給兒子換尿布」 有一天趁婆婆下去買菜,我解開了包著兒子的尿布,馬上就明白!誤解婆婆,從內心感動到哭!
2023/03/14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