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育兒教育
親子知識
懷孕手冊
想要孩子長大后有出息:六歲前要做到「兩不管」和「兩不慣」
2022/11/24

蒙台梭利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事實就是如此殘酷,我們明明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卻總是教育不好。責怪孩子太笨,可一個幾歲的孩子能知道什麼?責怪自己教不好,可問題又出在哪?其實,原因還真出在父母身上。

劉姐的兒子童童,被幼兒園要求退學!劉姐很不滿學校的做法,她私下里跟我吐槽: 難道5歲的孩子犯錯,就不能原諒了?

在劉姐看來,童童在幼兒園所犯的都是 無傷大雅的小錯。無非是不聽從老師指令、愛跟同學搶玩具等。最近一次惹禍,是童童沒搶到想要的玩具,所以發脾氣咬傷了同學,還弄壞了掛在墻上的電視機。

劉姐趕到學校為兒子善后,但學校態度堅決,希望童童能主動退學。因為幼兒園是集體生活,老師照顧不過來。劉姐憤慨地表示:轉學就轉學,這樣的幼兒園自己也不稀罕。

這件事能靠轉學解決嗎?從兒童教育的長遠角度,我認為轉學是「 治標難治本」,原因跟兩個層面有關——

年齡層面:5歲的童童作為 幼兒園中班的孩子,經過一年多的幼兒園生活,孩子 應該完全適應并且融入,不應有如此出格的舉動。

家庭層面:劉姐的家庭情況我比較了解,當初她大齡懷孕,吃了不少苦頭,所以自小就特別寵愛童童,以至于童童養成了「 唯我獨尊」的小霸王性格

在家里,家長百般遷就的時候還好說,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得不到滿足的童童,使盡渾身解數、撒潑打滾以求達到目的。

如果劉姐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是通過轉學來解決燃眉之急,任由童童繼續發展下去,恐怕日后的教育會難上加難!因為孩子的成長具有 階段性的發育特點,其中 6歲是一個重要的年齡

分水嶺

6歲后的孩子進入學齡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獨立思維能力都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幼年時期的壞習慣若是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很容易在孩子大腦里 根深蒂固地留存下來。孩子的壞習慣、壞毛病 一旦定性,日后想要 管教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那6歲之前該如何把握教育的黃金時期呢?四點核心教育法則——「兩不管」、「兩不慣」

一不管——力所能及的事不管

我見過太多包辦型家長,以孩子小、做不好為理由,把孩子養成了「 甩手掌柜」,簡單的事都 無法獨立完成

我一個同事8歲的孩子,現在連吃雞蛋的小事,也要媽媽幫忙剝干凈雞蛋殼。試問這樣的「生活弱者」如何能夠適應集體生活?

睿智的家長一定是 懂得拒絕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插手去干涉,并且從簡單沒有危險的事物開始,不斷鼓勵孩子嘗試新的挑戰。如:獨立吃飯、自己穿衣、自己背書包、自己學著疊被子、自己洗衣服等。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呢?沒有誰是天才少年,一開始嘗試的時候,孩子總有失敗或是氣餒的時候,家長這時候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如果家長 插手代勞,那麼勢必會養成孩子 凡事依賴的思想惰性遇到困難習慣性逃避。如果家長袖手旁觀,傳遞給孩子的信號就截然不同了。孩子會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須我自己完成」,無論多麼困難他們也愿意堅持。

二不管——承受范圍內的事不管

一檔綜藝節目中,影視明星胡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胡可的兒子小魚兒不小心摔倒了,正在一旁做飯的胡可扭頭看了一眼,發現小魚兒只是屁股著地,并沒有受傷,于是扭過頭若無其事地繼續切菜。

而小魚兒的表現也很淡定,他拍拍屁股站起身,接著跑到另一處玩耍了。這個小插曲,母子二人都沒當一回事。

但是這份淡然的育兒態度,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做不到!但凡孩子跌倒、磕倒,父母馬上變成「 緊張大師」。雖說家長關心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可孩子承受范圍內的事盡可能不管。

如果孩子 遇事就由父母出面解決,那麼孩子的 抗壓、抗挫能力可能為零。他們只會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中被「圈養」,經不住外界風吹雨打。如果孩子承受范圍的事,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一開始或許他們感覺很難,但他們只要敢于 邁出第一步嘗試,漸漸地就能整理出自己 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下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孩子不僅知道該如何解決,還能解決得更從容、更好。

一不慣——壞脾氣不慣

劉姐兒子,他就是一個壞脾氣代表,仗著父母對自己的寵愛,所以撒潑打滾來達到目的。這種壞脾氣,父母如果慣了一次,孩子就很容易得寸進尺, 遇事就靠發脾氣來解決。在家父母、家人忍讓,但是進入集體生活的時候,誰又會因為壞脾氣而遷就你呢?

3-6歲是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不能妥協。先冷處理孩子的情緒,只要沒有危險性,就任由孩子一個人發泄,直到他發泄到沒勁了、沒趣了,那麼家長再勸說孩子,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他會琢磨大人的心理,只要見到家長態度堅決,自己發脾氣無補于事,他們下一次也就不會做這樣的「無用功」了。多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暴脾氣自然就收斂了。

二不慣——壞毛病不慣

有句話說得好「三歲定八十」

。孩子很多壞毛病,如:撒謊、偷竊等,其實都是在幼年的習慣成自然,最終養成了惡習。

壞毛病事一定不能慣,家庭教育的紅線設立相當有必要。從孩子學規矩開始,就要告訴孩子什麼事不允許做,一旦孩子「犯規」了,那麼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免于處罰。壞毛病一旦被約束,他們也就沒機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張牙舞爪」,最終壞孩子也能「迷途知返」,做回一個好孩子。

李玫瑾教授說: 「有些家長往往在該管孩子的時候不作為,而在不該管的時候卻常常施加干預。

所以,想要想孩子長大后有出息,家庭教育就要抓準時機,認真踐行!因為只有幼年時教育播種,成年后才有機會開花結果!

孩子越管越叛逆,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2023/03/29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上
2023/04/10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小學生作文火了,《沒用的爸爸》寫出孩子的心里話,讓老師捧腹大笑,爸爸:家丑不可外揚
2023/04/04
「雙旋男孩找不到,雙旋女孩沒人要」,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
2023/03/24
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選擇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
2023/03/24
新生兒出產房後「第一抱」很重要,這2類人,關係再親近也要拒絕
2023/04/04
因女兒太漂亮了,爸爸懷疑不是親生的,親子鑒定出來,全家亂了
2023/04/10
如果孩子經常發出「3種信號」,說明娃正在變得自卑,父母要重視
2023/03/24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