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媽媽最近對自家正處于叛逆期的兒子束手無策。
根據小劉的敘述,她兒子打小就很淘氣,經常上躥下跳,稍微沒留意就會把自己弄到破皮甚至骨折。
對此,一開始小劉夫婦還只是念叨幾句,後來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對于兒子一些行為便會呵斥,丈夫脾氣更爆,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也會吼孩子。
夫婦倆都認為對于孩子做錯的地方,就應該呵斥,要讓他知道害怕,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才可以,也沒認為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然而,這麼些年過去,兒子也沒見變乖,甚至脾氣還暴躁了些,一旦夫婦倆呵斥兒子,兒子還會和他們對吼。
現在小劉夫婦已經不太敢去管兒子,就怕兒子非要和他們對著幹。
小劉一直在想,兒子脾氣越來越大,到底是因為兒子正處于叛逆期,還是他們夫婦倆的教育出了問題呢?
不自信缺乏主見
經常吼孩子容易讓孩子,心理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心理陰影。可能會孩子會感覺自己似乎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導致孩子長大後容易自卑,對自己不太自信,缺乏自己的主見。
磨蹭
我們經常看到,如果一個孩子經常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話,家長必然會跟在孩子屁股後邊嘮嘮叨叨,情緒一上來,聲音也就變大成了吼叫。但事實上父母經常刻意要求孩子的行為,並且把控孩子的時間,使得孩子更加不會發展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從而愈發磨蹭。
會容易養成孩子對權威的一種逆反和叛逆的心理
你想你吼他有的時候也不見得是他完全做錯了你才吼他,孩子心裡邊有時會覺得很不平衡,但是他又不敢跟你吵跟你鬧,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會默默地反抗不敢吱聲。
等到青春期前後,你會發現親子關係不好的,孩子就開始公開的反抗,我不跟你交流,你說什麼話我也不回應,我有什麼事我也不告訴你,這種性格一直伴隨到孩子的長大。
比方說踏入職場後,但凡長輩或者是領導的權威形象對他有一些要求,那對領導說的一些話語,他有一種本能的逆反心理。你總是跟長輩和領導對著幹,自然對你的職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正確理解自己的行為
很多父母認為只有行為上的傷害才會對孩子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現實並非如此,語言上的傷害是內部傷害,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父母不妨在網路上搜索一些關于語言暴力的詞條,成千上百的網路資訊湧入眼簾,大多數家庭語言暴力受害者講述自己的個人經歷,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傷害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父母應該正確理解自己的行為,不要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幫助孩子建立零吼叫的家庭氛圍,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自我控制
究竟什麼是零吼叫的教育方式呢?本質上就是家長把焦點重心放在自己身上,避免自己的情緒化反應,因為人們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的人就是自己本身。平日裡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狀況一定要審清局勢,並且找到孩子爆發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耐心並且冷靜的自我鎮定五秒鐘以後再對孩子進行教育管制。
學會道歉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身為父母和孩子道歉很沒有臉面,但是道歉是人與人溝通所要具備的道理之一。如果家長做錯了,一定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並且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誠意,不要讓孩子內心產生壓抑情緒,學會跟孩子道歉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面子和家長的權威,是每個家長應該意識到的問題。
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找尋方法對此進行糾正和改造,千萬不要一味吼叫,給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另外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 每個家長都需要不斷地反思,不斷地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