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歲前擁有5種能力,比考試第一更有用,快看你家娃占幾個?很多家長,一直在堅持讓孩子走學霸路線,但專家直言:賽道已經變了。
12歲,可以說是一道分水嶺,在12歲的時候,要結束小學階段的學習,同時心理也會發生趨于青春期的變化,因此在12歲之前,要幫助孩子培養5種能力,這樣的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勝過留給一棟樓。
12歲之前,要幫助孩子培養5種能力,勝過給他房子車子票子
給孩子車子票子房子,都是短暫的,孩子并不能擁有立足社會的能力,而下面五種能力,卻能讓孩子自食其力,勝過房子車子票子。
1、自主學習能力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因為孩子不寫作業,不學習而被氣得生病了。
這從側面反映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差。
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對學習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去學習。
一旦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即使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會想辦法自己去解決。
2、時間管理能力
拉開孩子距離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我們看到世界冠軍谷愛凌,就是個「時間管理高手」,運動,學習,寫作,模特樣樣精通,同樣的時間,為什麼她就這麼出色呢?
原因在高效管理時間。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到很晚,但是如果回想一下,你會發現,孩子回家磨磨蹭蹭,一眨眼,幾個小時過去了。
而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孩子,能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做好幾件事情,時間久了,兩種孩子的差別自然顯現。
3、社會交際能力
很多優秀的成功人士,都是社交達人,但是這并不是說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應酬,而是懂得有效社交,他們社交的目的很明確:有效提升自己。雖然,很多人樂于助人,但是他們的這種熱情和善良,是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而學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社交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有效跟同學交往,尊重老師,能夠用有力精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4、情緒自控能力
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在多年的實踐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一個孩子能力和技能沒掌握好,父母會不厭其煩幫助孩子重復,就像學說話走路一樣。可是,當面對孩子不會管理情緒的時候,父母居然也變得失控了。
可以說,孩子從來沒有學習過情緒管理。
不會管理情緒的孩子,面對學習壓力,社交壓力,父母的壓力,找不到解決方法,有可能就走向極端。
5、思維創造能力
有人說,未來留給孩子的「最后的機會」,就是人工智能了。
但是,人工智能唯一比不上人類的卻是「思維創造能力」。
思維創造能力,能讓孩子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的變化。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在學習的巨大壓力下,思維創造能力被打壓得所剩無幾,這種孩子就沒有辦法適應以后的變化,甚至在學校里面,需要創造力的寫作,編程,等科目也不能取得高分。
以上這5種能力,是未來社會需要的5種能力,而這5種能力,最好在12歲,孩子小學畢業之前打好基礎。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