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親子知識
育兒教育
李玫瑾:孩子的「出生年」,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撫養
2022/11/19

我很喜歡李玫瑾教授,在網上看到過很多轉發的「她說過的話」,也看到了她發出的闢謠資訊,她說有的話並非出自她的口。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找到了李玫瑾的一系列視訊,這段時間打算詳細觀看學習,同時形成學習心得分享于此。

【承諾】文中引用的李玫瑾的話,都來自于她的視訊講座,絕非嫁接杜撰。

小到 「育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都是育兒專家,對某個問題也有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大到 「心理學」,不同的心理學流派的觀點可能相互包容,也可能大相徑庭,相互矛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主流的心理學流派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身處不同的聲音之中,到底應該聽取誰的建議?

我認為,做為父母,首先要以孩子的感受和發展為主要判定因素。適合自家孩子的,才是好的方法。

你覺得呢?

這篇文章,分享三個觀點:

(一)教育孩子,是有「有效期」的。

李玫瑾把孩子未成年時期分成兩大時期:

0~12歲是 「依戀期」,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關鍵的時期。

其中,0~3歲,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愛,幫孩子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3~6歲,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期,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6~12歲,是給孩子建立價值觀的時期。

12~18歲是 「青春期」,孩子容易逆反,管教起來比較困難。

這兩個時期都處于未成年,當孩子出現問題,成人是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孩子矯正的。

但是同時,李玫瑾教授說, 前一部分時間最好放在家庭,後一部分時間最好放在社會。

也就是說,十五六歲的青春期孩子如果出現嚴重的問題時,單純依靠父母的力量很難説明孩子矯正了,需要社會提供説明,比如一些工讀學校、特殊的夏令營等。

所以說,教育孩子是有有效期的。

身為父母,切勿錯過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0~12歲),在這個時期去教育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孩子問題的呈現,是有「滯後性」的。

一個孩子十五六歲出現的問題,源頭可能在12歲,甚至更以前。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或者我們已經成為了父母,就要有 「前瞻性」,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了,再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效果差強人意不說,還有可能補了東牆沒了西牆,治標不治本。

我常說的一句話是: 作為父母,要練就一雙「慧眼」。

這雙慧眼,不但要能發現孩子的 閃光點和進步之處,及時給孩子認可和鼓勵;還要能看到孩子的 問題苗頭,一旦發現就及時溝通及時處理,別等到嚴重了再去補救,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比如:

當一個玩遊戲的孩子,每天的遊戲時間從半個小時,不斷增加時,父母就要及時幹預。告訴孩子遊戲對身體、學習和視力的影響,告訴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及時幫孩子調整到正常規律的狀態。

而不是孩子每天的遊戲時間已經增加到數個小時了,學習成績大面積下滑,遊戲已經成癮了,再去干涉,為時已晚。

(三)要注重孩子的「出生年」,它決定了你對孩子的「控制力」

李玫瑾在講座中重點提到了「出生年」這個概念。

它是指孩子出生後一年的時間,也就是0~1周歲這個時間段。

她說, 孩子的「出生年」,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撫養。如果做不到這個,那就別要孩子了

這話說得絕對了些,但是能看得出「出生年」對父母和孩子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說他在11歲左右做過的事情。那時候,他以捉弄太監、下人為樂,讓他們趴地下吃髒東西,用冷水激打他們……溥儀的老師給他講各種大道理、聖君之道,都沒有任何作用。但是有一個人的話,他不好違逆,那就是他的乳母王焦氏。王焦氏一字不識,也不會講道理,可是溥儀能聽她的話。就是因為溥儀在心理上依戀這個乳母。

這就是「心理資本」。

因為孩子出生以後,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甚至連抬頭翻身都不會,完全依靠他人才能延續生命。這個時期,他的撫養人對他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撫養人的聲音、動作、身上的氣味,都能被孩子感知到,從而產生心理上的依賴。 有了這種依賴,才能獲得以後對孩子的「控制力」。

也就是:在這種前提下,我們說的話,孩子才更願意聽。

如果這個依戀關係沒有和孩子建立起來,那麼以後孩子與我們之前始終不會特別親密。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是和阿嬤長大的,白天阿嬤帶,晚上和阿嬤睡。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一遇到難事、傷心事,他第一想到的人一定是阿嬤,而不是媽媽。

李玫瑾說,如果這時候阿嬤和媽媽吵架了,孩子在心裡恨的是媽媽。

足以見得,「出生年」對孩子和父母來說是多麼重要!

所以,再苦再累一定要將孩子帶滿一周歲再出去工作吧。就一年,再怎麼困難,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你覺得呢?

以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
有3種準媽媽會生出高智商寶寶,她們的這些做法,值得女性們學習
2023/03/14
兒子在公車上突然「喊肚子疼」,爸爸立刻報警,司機:孩子真機靈
2023/03/14
13歲女兒脖子有「草莓印」,媽媽發現后,一招糾正「女兒戀愛觀」
2023/03/14
龍鳳胎!婆婆不讓我「給兒子換尿布」 有一天趁婆婆下去買菜,我解開了包著兒子的尿布,馬上就明白!誤解婆婆,從內心感動到哭!
2023/03/14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
2023/03/14
孩子出生月份與孩子智商有關?這幾個方面很關鍵,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3/03/16
世界上最帥早產兒!男嬰一出生就有張「明星臉」,2歲近照曝光,網贊:帥到令人著迷~
2023/03/14
孩子看電視的四大壞處,看了這,你還任由孩子不管嗎?
2023/03/09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圖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