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到5點放學,職場爸媽們大都到5點以后才下班,要保證及時接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總是最后一個接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想起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平時都是奶奶按時去接,可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有兩周時間都是我去接他。
我5點才能下班,下班后可能還被要求加班,所以每次都是最后一個接兒子回家。印象很深的有一次,我急急忙忙趕到教室,老師已經給他穿好了羽絨服,只等著去接。
兒子見了我就哭了,問我「媽媽,你明天能第一個接我回家嗎?我不想做最后一個!」
當時,我也難過得要命,之后努力早一些去接他,但緊趕慢趕也是倒數第二個,他也很開心地說「媽媽,我終于不是最后一個了」。
每次想到那兩周,都感覺是孩子幼兒園生活中最黑暗的時光。到二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特別在意,每次都要早早去排隊,讓他第一時間看到我去接他。一方面,是補償心理作祟,為了彌補以往的過失,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每天都能開心快樂,不要有失落感。
有很多媽媽如我從前一樣,上班不能及時接孩子,讓孩子成為班里最后走的那一個。本身自己于心不忍,又看到一個觀點,更是加重了心理負擔。
有觀點認為, 幼兒園里總是被晚接走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新手媽媽們缺少這方面的經歷,開始焦慮了!
哎,現在連接孩子放學都這麼卷了!
我倒覺得這個觀點不會對所有孩子都成立,但是,我們一定提前預防,避免讓孩子傷心。
猶太教育家塞柯拉維認為: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就是自卑,自卑是自信的最大的敵人,自信的反面就是自卑。
自卑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但是自卑的成因有很多,只是因為被晚接走而自卑,是有些絕對了。
一般來說,這些孩子更容易自卑: 常常被否定的孩子,得不到關愛的孩子,身體或生理缺陷的孩子,家境不好或社會地位偏低的孩子,才智或能力較差的孩子,不能正確對待挫折的孩子,進行不恰當比較的孩子。
如果孩子被晚接走的同時,還摻雜著上述中的一個或幾個原因,可能會自卑,不自卑也會留下心理陰影。雖然被晚接走,但是其他方面沒有問題,被濃濃的愛包圍,有滿滿的安全感,也會正確看待被晚接走的事實。
看過很多媽媽的留言,有的還對自己小時候被晚接走的經歷耿耿于懷,有強烈的被忽視感,不堪回首;有的則表示自家孩子很理解爸爸媽媽,反過來認為爸媽很辛苦。
一位媽媽說: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總是最后一個來接我,我體會過從天亮等到天黑的感覺,度日如年,一直張望,迫切地想要等到媽媽,結果直到所有小朋友都接走了,媽媽還沒來。現在有了孩子,不會再讓孩子等我。
有這種感受的媽媽也不只是一位,同病相憐啊!
這一位媽媽卻說:我接孩子經常遲到,孩子不哭也不難過,還問我「媽媽是不是又堵車了啊?」「媽媽遲到一會兒沒關系,我等一會兒,媽媽一定會來的。」
這就是孩子特別有安全感、特別懂媽媽的表現。
所以,孩子被晚接走,也不一定會自卑,分孩子。
孩子被最后一個接走可能會自卑,也可能不會,這取決于我們如何對待孩子。為了防止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我們一定要有預案。
「第一」、「最后」的概念是大人灌輸給孩子的,讓孩子有了不正確的攀比和期待。所以,平 時不要總說「第一好」、「最后不好」這樣的字眼,讓孩子正確對待次序問題。孩子會明白,早接晚接都一樣,媽媽肯定會去接他。30幾個孩子,總有一個先后順序,是隨機排列,不是固定次序。
可以最后一個去接孩子,但不要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如果工作忙無法抽身,可以找個特定時間, 給孩子一個驚喜。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但是特別疼愛自己,只要有條件,肯定會抽時間,孩子反倒感到很珍貴。
每次接孩子都讓他感到開心、滿足,就不會糾結早接和晚接。比如接到孩子時,擁抱一會兒,讓孩子感受到溫馨的愛。跟孩子聊聊幼兒園的開心事,說明我們很在乎他的感受。不時給孩子一個小禮物,讓孩子有獲得感。
如果不能及時去接,一定要和孩子說好,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孩子降低期待,就不會因為希望落空而傷心難過。
還可以跟孩子看一下繪本,明白「雖遲但最終會到」的道理。我曾經和二寶看過一個歪歪兔的故事,故事中說,歪歪兔上學的時候和媽媽拉鉤,讓媽媽來接他,即使媽媽很晚來接,歪歪兔也表示不擔心媽媽不來接,因為和媽媽拉過鉤了。我也曾經晚接過二寶,跟他提起這個故事,他就破涕為笑了。
只要我們把一些事情想到前面,就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畢竟,我們誰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很早去接孩子,最后一個接孩子也是可能的。
上面說的是一個長期的情況,我還想到幾個特殊情況,如果晚接,可能會讓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所以一定要早接。
孩子剛開始入學的時候,會有分離焦慮,不舍得離開媽媽,為了緩解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早點適應幼兒園,一定要提前一點去接孩子,防止孩子感到孤單,有被拋棄的感覺。
孩子排斥上學的時候,本身就盼望著趕緊回家,如果我們去得很晚,會對孩子造成雙重傷害,他會認為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
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特別依戀媽媽,需要得到更多關注,早一點接孩子回家,孩子保持一個好心情,身體也能恢復得更快。
孩子被語言霸凌的時候,需要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早一點接會讓孩子感到安慰。
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幼兒園里有三個小朋友還沒有被接走,后來有兩個被陸續接走,但不可理喻的是,有一位接孩子的奶奶說「你爺爺奶奶怎麼還沒來接你啊,是不是不要你了呀?」這樣嚇唬孩子,會火上澆油,讓孩子更難過。
這樣的事情不是個例,我們在做好自己的同時,還要關注到孩子可能會受到外人的語言傷害。
工作和孩子,有時候很難兩全,難免會讓孩子成為班里最后接走的那一個,但至于對孩子有什麼不良影響,也要看情況。如果孩子平時得到的愛很少,可能會通過早被接走這件事證明父母很愛自己,如果平時的愛已經很多,也就毫不在乎了。
不管怎麼說,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確定什麼時候去接孩子,讓孩子感到被快樂包圍才是最重要的。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