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從孩子未出生就開始了,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會感知媽媽的情緒,感受媽媽的喜悅、難過。寶寶出生後更是受媽媽的影響,在媽媽的懷裡,吮吸媽媽的孚乚汁,從蹣跚學步,再到牙牙學語,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無處不在。
有很多女性都很羡慕霍思燕的家庭,養了一個有可愛又孝順的兒子。這和家庭教育是脫離不了關係的,一般這四類媽媽活的很累,但還非常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兒子。
1、溺愛
很多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更是把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心頭肉。太過于溺愛孩子,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生活的艱辛,更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好都是理所應當的。
孩子長大之後,對父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父母照顧孩子,無怨無悔,活得最累,但孩子卻最不孝順。
2、重男輕女
有個發小,家裡只有她和哥哥兩個孩子,發小的媽媽重男輕女,那個時候過週末去找發小玩兒,發小都在家裡幹活,她媽媽也從來不給她零花錢。哥哥也常常欺負她,發小在家裡就像個小保姆一樣。
後來發小很早就不上學了,家裡也不會拿錢讓她上學的,前幾年回老家聽村裡說發小早就出去打工了,也不知道是跟誰結婚了,也沒有婚禮,也沒帶男朋友回家,她也沒回過家。
如果媽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那遭殃的就是孩子,男孩子會被慣壞,女孩子則會心寒。
3.什麼都幫孩子做
有這樣一類父母,總把孩子當做孩子。明明孩子已經長大了,生活上可以自理,父母卻總是無理由地幫助孩子,甚至直接代勞。
孩子在生活上過度地依賴父母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僅給父母增加了生活的壓力,同時孩子在組成家庭時,卻成為一個巨大嬰兒,這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結局,也不是孩子想要的成長。
4、沒有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獻給孩子
生活中有這麼一大批女性,在成為媽媽之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時間,和朋友的溝通少了,連自己最基本的愛好都沒有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孩子就是自己最離不開的那個人。但是孩子長大了,卻不需要這樣的媽媽了,孩子需要看到的是一個有自己的小愛好、積極向上、有自己人生的媽媽。另外孩子的見識面廣了,不喜歡看到每天在家嘮叨、做家務的媽媽,有些甚至開始嫌棄媽媽了。
5、經常拿隔壁家孩子對比
你英語考了多少分?鄰居XX這次又考了第一!
我們社區XX去參加校園歌手大賽,得了二等獎,人家孩子怎麼那麼厲害呢!
咱們這是爹笨媽也笨,孩子也比別人孩子笨!
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媽媽會拿隔壁小孩兒跟我們作對比,那個時候的心情肯定是又羞愧、又難堪,還會生媽媽的氣,你覺得我不厲害,你讓別人當你的孩子好了!
偶爾比一次還行,如果經常拿別人孩子跟自家孩子對比,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認為自己不夠優秀,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我們經常會比較孩子,其實在我們比較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悄悄比媽媽,我們或許不完美,但是我們要儘量做合格的媽媽。
6.很愛抱怨的媽媽
減少抱怨會使得我們本就煩心的生活多些陽光,而避免抱怨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直以來都被大多數人提倡的生活方式。其實無論是在生活中、工作中、人際關係中都應該更多地展現出積極、樂觀、微笑等正能量的東西出來。
而在和寶寶相處最多的媽媽就需要在這些方面多去努力,儘量改變自己的負能量、愛抱怨的個人特質。
也曾有過一個小朋友在自己對于媽媽的描述中提到,最近媽媽心情很不好,經常看到什麼不順心的就要嘮叨個沒完,我也不知道怎麼能夠幫助到媽媽,只是不想做錯事情。要不媽媽就會心情不好、愛發脾氣,全家人都會不開心。
這樣的狀態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在親子關係中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讓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想接近自己,也很難培養出孝順的孩子。
糖果媽有話說:
對于一個女人而言丈夫疼愛,孩子聽話,家庭和睦就是幸福,可是世事難料,每個家庭都有煩惱。在養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媽媽們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可是到頭來卻養出了一個「白眼狼」不孝順的孩子,作為媽媽深感悲痛。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這樣的媽媽自己很累也養不出孝順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是這樣的。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