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無形當中迎來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爸爸」和「媽媽」。
「愛之深,情之切」,面對這個軟軟的萌萌噠小可愛,父母總是會忍不住伸手幫他這幫他那。
因為怕其受到傷害。也會管他這、管他那,嘮嘮叨叨說不停。
恰恰因為這份不恰當的愛讓孩子身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理解和信任」「堅定而和善」。
我愛你,但是以「為之計深遠」為目的。所以即便愛你也要有「尺度」!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絕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急于求成。
在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越自律、情商越好、發展越好!
「發火」這兩個字是不是太熟悉了。在我們早教中心,每天都能看見各種家長和孩子發脾氣。
旁觀者最清楚「發火」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傷透了親子關系,種下了「憎恨」的因,必有一日會結出「叛逆」的果。
很多家長不服氣,口里抱怨著「小孩不大還和我發火,我照顧你吃、照顧你喝、你還各種事,一點也不聽話」。
這明明暴露的是自己的情緒和無能為力,其實「發火」的底層邏輯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你自己。
父母為什麼會發火,很簡單「孩子不聽話」。
不聽你話你就判斷為孩子是不對的,就應該接受懲罰,于是你就用你的情緒「大喊大叫」「批評」「親子PUA」……,嚴重的甚至大打出手,打孩子。
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世界上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所以說發脾氣沒用,只是自己的根源情緒在作祟,包括你的羞恥感、愧疚感和恐懼感。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海文穎說:「接納力,是為人父母必學的能力。」
是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接納孩子的成長。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育兒就是牽著蝸牛去跑步!要學會接受他的慢、也要學會欣賞育兒路上的美好。
經常和孩子發脾氣。孩子身上一定會出現一些問題。
尤其是0-6歲兒童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在這一期間,如果他受到傷害、暴力或其他障礙的影響,其個性就會發生偏離。
父母不經意說出口的話,是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大敵。
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破壞力極強的話語:
①再鬧,媽媽就不要你了!
②再不聽話,我打你了!
③再不聽話,把你送走吧,別在我家待著。
④閉嘴?別說了,上一邊去,別在這礙事!
……
兒童安全感的建立是一個長期而不容易的過程,然而破壞它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小舉動就可以。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對環境保有更濃厚的興趣和更強烈的學習動力。
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他才會有勇氣去探索這個世界,有動力去挖掘自己想要了解的領悟。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離開父母(代養人)出去探索時一定會出現問題的。
例如:微微歐諾、縮手縮腳、不獨立、抗壓能力弱、恐懼、害怕、哭鬧、突然間的亂發脾氣、出現攻擊[性.行.為]甚至是離開父母身體就不舒服,肚子疼、焦慮等等。
所以一定要忍住你的脾氣,禁止發火。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那麼可以這樣做。首先:學會論事不論人。
堅信你是愛孩子的。你生氣發火是因為你接受不了他們的一些行為。
所以要學會引導孩子「遵守規則」「認識情緒」「激發孩子共情的能力」。
其次:克制自己,學會冷靜。不要試圖壓制孩子。可以換一種方式例如:「身教言傳」。
最后:學會向孩子吐露「愛」與「感受」。
例如:「媽媽生氣是因為媽媽真的很擔心你。并不是因為媽媽不愛你了。」
這樣,你的孩子才會自信、勇敢、會表達愛、會管理好情緒!
「包辦」是中國父母的一大忌。
父母或老人,所謂的「愛」、「省事」、「孩子還小」、「他負責玩就行了,這點小事我能來」、「不行啊!寶貝,你不行,媽媽幫你吧」
……,就是這樣的舉動,恰恰斷送了孩子的「目標感」。因為被剝奪了想要嘗試的機會,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破壞了;
因為得不到能力的驗證,孩子無法獲得成就感、無法感受自己的力量;
因為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孩子對活著的意義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目標感」的發展對于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它是孩子實現自己設定目標的勇氣,不畏懼目標實現過程中會遇到的失敗和恐懼。擁有目標感的孩子,外邊自信,擁有責任感和創造力,敢于面對困難和更大的挑戰。
所以,請為了孩子「忍住,給孩子親自成長的機會」。
目標感培養的關鍵期「0-6歲」。0-3歲萌芽期、4-6歲養成期。
培養孩子的目標感,首先要允許孩子「試錯」。
很多家長接受不了孩子的「慢」「錯」
,可是你有想過麼?他就是一個孩子,慢、錯都很正常。一次次的失敗孩子才能夠獲得經驗,不是麼?所以孩子「出現問題」,父母就要忍住,耐住自己的性子、減少自己的焦慮、給孩子自我學習總結經驗的時間和空間。
「永遠不要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夠搞定的事」,這應該是每一個父母都要遵守的育兒準則。走出「保姆式」育兒的模式,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懂得適時的放手。
要知道:「獨立不是長大后的事,而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刷牙洗臉」「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襪子」「整理課桌」「做簡單的家務」.......。
在孩子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每一點點的進步孩子都深有體會、這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他們自信、他們勇敢、他們積極向上、他們用于試錯、他們遇事知道想解決辦法,這樣的孩子獨立性強、情商高、逆向強,未來更具創造性和幸福感!
催促這兩個字對于孩子來說就如孫悟空那讓他頭疼的緊箍咒。過多的催促,孩子會越來越煩躁、挫敗感越來越強烈、對自己越來越失望、對父母越來越反感。最終導致放棄自己,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出現隔閡導致叛逆。
催促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很多父母卻不自知。
經常被催促的孩子身上通常會有這些表現,例如:
①孩子越來越慢。
②孩子對父母有依賴型不獨立,沒有時間觀念。
③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專注力越來越差。
④導致形成易怒型人格愛暴躁沒耐心。
⑤懦弱、無主見。
......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時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合理的節奏。父母不要強迫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
小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他們時間觀念弱,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思考問題的時候特別專注。所以如何獲得一個不拖拉,不用催促就可以和高效的寶貝呢?
這就要求父母要明確自己的原則,孩子自己的事絕對不能幫忙,父母幫忙的事一定要身教言傳。
例如:
「吃飯」。孩子要做的事自己吃飯,家長要做的是把飯做好,給孩子規定好吃飯的時間和地點。所以準備好飯菜,其余的交給孩子自己。
周末的陪伴,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考慮下今天要做的事有哪些?一一列出來,再合理地安排上時間規劃并陪同孩子一一完成。
一整天結束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復盤下,問問寶貝,我們今天是不是過得很充實,完成了多少事,既高效又有趣!這就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結果。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一天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很多我們想玩的想做的就都做不上了,這樣多遺憾。
反復的這樣引導孩子慢慢地就會形成一個很好的時間規劃。
有了時間意識和規劃孩子絕對不會再用你催促。
因為有所期待和規劃的孩子自己就會奔跑!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然而什麼樣的人才能擁有這樣的能力呢?那就高自律、高情商、擁有創造力和幸福感的人。
希望為了孩子的未來,今天所提及的這3點你一定要做到!
切記忍住發火、忍住包辦、忍住催促!
育兒是一門學問,所以一定是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的。
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最恰當的引導就是最好的方法。
因為面對過無數的孩子與家長之前的情緒抗衡,不平行的給予與關愛,深知「抓住正確的時機」有多重要。太早,孩子能力不能及做不到,太晚孩子已經形成了錯誤的認知,再改就要難很多。
其實2-6歲一定要抓住幾個關鍵的點來培養:
①好性格的養成注重情緒管理。
②好習慣的形成培養自律性。
③提升社交技能培養高情商。
④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
如果父母能夠抓住這4方面的培養,你是沒有機會和孩子發火的。
當然除了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引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繪本故事」。
育兒專家指出,繪本故事在育兒之路上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是的,小孩子天生喜歡故事,故事中有他們自己的影子,孩子會找到自己的榜樣,也會學著解決問題。這要比父母那些成人的話語更好理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