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3歲之前,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等到孩子3歲之后6歲之前,家長們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長;等到6歲之后,家長們關心的莫過于孩子的成績了。
因為孩子成績的好壞關系到未來,成績好才是「讀書的料」,成績不好就要努力讓孩子變好,這也是家長在這個階段所要付出的,畢竟學習好了將來才能比別人多一些機會,作為父母也能輕松一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認真讀好書,在家里的老人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時,總會說著:他不是讀書的料,在幼兒園的時候就看出來了,別催他學習了。
也有些人看到成績好的孩子,他們會說:幼兒園的時候就看出來妳這孩子會讀書,哪哪都跟別人家孩子不同。
兒童教育學家蒙台梭利曾提到過人生頭3年的重要性,她認為這3年勝過以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勝過3歲后到離世的總和。
在我們老一輩人口里也有一句俗語: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些都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但確實有些道理。所以,不要小看孩子們3-6歲的時候,他們的教育、性格等基本是在這個階段定型的,以后想要改變就不太容易了。
孩子在幼兒園,如果有這幾種行為,可能是潛在的學霸哦。
第一種:比起看電視,更愿意看書
幼兒園的孩子如果肯看書真的非常難得,因為在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手機,愿意看書的太少了。
看書的好處就是能讓孩子去思考,去探索,越是對一種事物感興趣,他們越對書本有興趣。而且,看完一本書不容易,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專注力,孩子這麼小就能遠離電子產品而喜歡看書,這就是一個潛在的「小聰明」。
第二種:做事不急不慢
有些小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有種「老沉」的姿態,讓他們做些事情總是不急不慢,好在結果都能讓人驚喜。
這類孩子雖然做事慢,但他們有在認真做、細心在做,有時候不是故意慢,是需要思考,他們是寧可慢點做好也不想含糊。
所以,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別著急催,多給點時間他們,這對以后小學后的思考能力有很好的幫助。
第三種: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這里指的的是孩子專注力強,比如看動畫片的時候很安靜地坐著看,雖然不愛說話,但他們的腦子跟著故事情節在轉的,只有遇到想不通的才會問大人。
但專注力不強的孩子,即使動畫片情節很吸引人,他們楞是看得不投入,要麼找零食吃要麼手里還在搭著積木。
我小姑子的女兒就是專注力強的孩子,幼兒園那會跟我女兒一個班,兩個人一起看電視就她特別投入,旁邊的人跟她說話都不搭理,為此我女兒經常跟我訴苦稱表姐不理她。
這其實是人家專注力強,而且在小學后也體現出來的,她成績特好,經常被老師表揚的,主要是上課愿意認真聽。
第四種:腦子轉的特別快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特別活潑,老師也常夸他們腦子轉得特別快,有些提問剛說完他們就搶答了。
這類孩子就是平時肯多觀察、多思考、好奇心強,所以有著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喜歡搶答老師的問題。
但有些孩子搶答是不一樣的,他們答的都是錯的,課堂上特別調皮那種,老師管不住的,他們基本是亂答的,屬于活躍氣氛的,這類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也是如此,上課不聽,喜歡找人搭話。
說了這麼多,媽媽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這幾個特征,只要有1-2個就竊喜吧,其他的就慢慢培養。
其實,我們在認知到孩子的「能力」之后應該幫他們更好地擴充,比如: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等。
最后
做父母不容易,但作為孩子來說他們也是要學習很多東西的,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幼兒園階段幫孩子打好基礎,為小學的各種學習狀態做好準備。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