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孩子總是發脾氣亂「打人」?是成長的信號,家長懂「接納」很重要
2023/03/24

周末,帶著妹妹去舅舅家和侄子玩耍,起初,孩子們都興奮不已,不一會兒就不知道跑到哪去玩了,一段時間后,妹妹走過來告訴我,我再也不要和XXX一起玩了,哼!滿臉的委屈,見狀,我趕緊問妹妹發生什麼事了,妹妹告訴我說,他打人!我們要是不順從他的意見,他就發脾氣打我們,我再也不要和他一起玩了。之后,舅媽聽到妹妹的投訴,連忙去找自己的孩子興師問罪,并教育了一番,回來后,舅媽說,這孩子,怎麼就這麼調皮,動不動就亂打人,說都說不動。舅媽很擔憂,侄子長大以后會有暴力傾向。

其實舅媽的擔心有點多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打人并不是個例。

很多寶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平時看起來很乖的,不知道什麼時候也開始舉起他們的小拳頭,亂發脾氣教訓人了。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總是發脾氣打人?難道這是他們的天性?對他們長大有沒有影響?父母們要這麼對待他們的這種行為?

父母應該先去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愛打人的原因: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攻擊性具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我們認為的對挫折直接或間接的反應,第二是個體活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活動,在嬰幼兒時期就具備了,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當一個小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們餓了,渴了,冷了,熱了,不舒服了,都會用吮吸、抓撓[乳.房]、用力咬乳頭、哭泣、尖叫、用力拍打等等方式來表達攻擊性,這是小嬰兒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必備的能力。

一般來說,孩子打人會經歷兩個個階段,分別為:

(1)希望通過這種攻擊[行.為]引起關注的第一階段;

2-3歲的孩子,會很在乎家人的態度,當他發現自己被冷落,就會產生不安的情緒。

當孩子感受到了父母關注點不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們就會以手部動作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例如,有的孩子性格比較要強,不喜歡媽媽夸別的孩子,當父母夸獎其他孩子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會有不平衡,覺得父母忽視了自己,這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小動作;當父母長期工作沒有給孩子及時關心的時候,孩子也會以這種方式想得到關注和愛。

(2)通過打人來表達自己內心復雜情緒的第二階段;

當孩子要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面對一些焦慮的事情,感到孤獨無助,恐懼的時候,這時候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拳頭保護自己。

還有一種是孩子處于一種物權的敏感期;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指出:孩子2歲左右,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會開始產生私有意識,會特別在乎自己對物品的的所有權,并認為什麼都是「我的」。

一旦有人破壞到屬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孩子就會做出相應的攻擊行為。

攻擊是對親密的表達

很多小朋友在和其他小朋友的相處的時候,并不會覺得大人眼里所謂的打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因為他們覺得這可能是他們的一種和小朋友的相處方式,覺得打一下,大家就熟悉了,但是不曾想會招來別人的反感和指責

對于大多數男孩子,攻擊行為更是一種力量的體現

男孩子通常比較好斗,攻擊性比較強。再加上小孩子的語言發展并不充分,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有時會說著說著就打起來;

孩子成長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父母喜歡吵架甚至打架,從不顧及孩子在不在場,他們看到大人解決問題使用拳頭,自然也會模仿。還有的孩子看了暴力的動畫片,他們便會模仿里面的動作。

孩子成長的環境影響

有些家庭父母間經常打架吵架,從不顧及孩子在不在場,孩子們看到大人解決問題使用拳頭,自然也會跟著模仿。

還有的孩子看了暴力的動畫片,他們便會模仿里面的動作,其實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麼。

孩子愛打人的習慣并不是一天養成的,而且這個壞習慣已經可以在童年引發緊張的人際關系,甚至是嚴重的社交障礙。這些攻擊[性.行.為]如果不能在早期及時被遏制,將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那孩子愛打人,父母怎麼做?

我們做父母的對于孩子打架千萬不能因為心急處理,讓孩子傷心,錯失了最佳的教育時機。

當我們的孩子舉起他的小拳頭,我們可以這樣做:

控制我們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納他,探究寶寶打人的原因;

心理學中解決沖突的的第一位,是先接納情緒,再處理問題。

遇到孩子打人,我們首先要冷靜。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打孩子。

孩子打人后,比起處理方式,我們處理時的態度更重要。

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我們先不要急著講道理,可以暫時帶孩子找個安靜的地方,輔助孩子平緩情緒。

隔離一小會,再去詢問孩子打人的原因

不聽孩子講明白打人原因,你永遠不知道孩子為何而生氣,也不會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教育孩子不要打人這個問題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解決。

做好移情教育,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科學家發現,很多習慣霸凌甚至少年犯罪的孩子,他們無法感知被他們欺辱的小孩子會有多難過,這就是從小欠缺了最基礎的移情教育。

當弄清楚孩子打人原因,將心比心的和孩子講如果說,自己這樣子被別人欺負,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呢?那自己愿意這樣被別人欺負嗎?從共情的方面去引導孩子。

轉移注意力,引導孩子正確釋放情緒

當寶寶情緒不好,急躁不安的時候,可以試著給他聽喜歡的音樂,和他一起玩有趣的游戲或者是帶著他一起做運動(跳舞、拍球、打沙包等)發泄一下不良的情緒,轉移孩子注意力,在玩耍中發泄負面情緒。

家長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家長在孩子面前注意文明,不崇尚暴力,家長之間要互敬互愛,同時也要杜絕「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養方式

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解決人際沖突

當孩子因為人際交往問題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道歉,如何去以和平的方式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而不是動不動就是以暴力的方式。

一位美國兒童咨詢師曾說:「最需要愛的孩子,往往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來討要愛。」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打人的孩子往往是孤獨的。父母的陪伴往往最為關鍵,孩子感知到父母的關注和愛以后,做事情就會明事理,不再會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了,父母應該讓他知道愛比拳頭更有分量!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途中發揮關鍵的作用了。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