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育兒教育
親子知識
懷孕手冊
當孩子羨慕、攀比時,父母的做法可以影響孩子的人生格局
2023/06/22

后台有位媽媽說,女兒到同學家里玩,看到同學的芭比娃娃愛不釋手,回來后也吵著讓媽媽給自己買。可家里的芭比娃娃已經幾個箱子都裝不下了,于是這位媽媽就拒絕了。結果女兒大哭大鬧,還說媽媽不愛自己了。

這讓媽媽很是難過,平時對女兒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但女兒一看到別人有什麼,就會露出羨慕的眼神,也吵著要,但家里同類的東西其實已經很多了。媽媽很是擔心孩子這是不是「愛慕虛榮」。

不少父母都遇到過相同的情景,也跟這位媽媽一樣,覺得孩子這種行為是愛慕虛榮的表現。其實,這背后的原因真的沒那麼簡單。

孩子為什麼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

在小寶寶在出生時,就擁有怕、怒、愛三個原始情緒。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的情緒也是逐漸地豐富起來。大約在寶寶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會出現害怕、討厭等情緒。寶寶在2歲至5歲期間,情緒會進一步分化出羞恥、失望、羨慕等類似成人的情緒。所以,羨慕其實是孩子的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表現。

羨慕,本質上是一個人希望像別人一樣,擁有自己目前沒有的那些美好的東西。當孩子看到新鮮的玩意兒,在內心的好奇心驅使下,就會萌發想要的欲望。

但是,如果孩子經常表現出羨慕別人家東西的狀況,父母可能要問問自己,平時是否有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從而造成孩子物質上的匱乏感。

比如,小李在女兒剛上一年級時,為了讓女兒能專心讀書,就把女兒所有的玩具都送人了。女兒為此難過了好久。之后,每次去朋友家玩時,女兒總是對別人家的玩具羨慕不已,經常玩得舍不得回家。甚至還會偷偷地把小朋友的玩具帶回家玩。這就是由于孩子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引起的。

還有一些孩子,平時父母雖然都會給他買各種各樣的東西。但由于這些東西都不是孩子自己挑選的,而是父母依照自己的喜好買的。當孩子看到別人家擁有他內心喜歡的東西時,也會心生羨慕。

雖說孩子羨慕別人家的東西是人之常情。但是,家長如果引導不當,不僅會錯失讓孩子學習的機會,還可能引發孩子產生其它的負面情緒。

孩子羨慕別人家的東西時,父母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當看到孩子羨慕別人家的東西時,許多父母會有以下四種錯誤的應對方式。

①貶低孩子喜歡的物品

這種父母,一般會告訴孩子,別人家的玩具這不好、那也不好,還沒有自家的玩具好。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需求沒有被父母理解。今后孩子也不再愿意跟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

②別人有的,我們也必須有

這類父母,生怕自家的孩子不如別人,只要孩子想要,他們就會想盡辦法滿足孩子。這種過度的滿足,會讓孩子沒有合理的界限感。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只要自己想要的,就一定可以得到。

③批評指責孩子

這類父母,覺得羨慕別人是丟臉面的行為,容易被人看不起。所以,他們會指責孩子不可以有這種想法。這會讓孩子認為,羨慕別人是可恥的行為。

④跟孩子哭窮

有些父母,會直接跟孩子說,我們家沒有人家家里有錢,沒錢買。這樣的回答,則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可見,父母的這些處理方法,都是不合適的。

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首先,我們可以先同理孩子,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情,問問孩子羨慕的那個玩具有哪些特點。

比如,前面我們說到的那位媽媽,女兒很喜歡同學的芭比娃娃。媽媽可以這麼跟女兒說:「沒有這樣的芭比娃娃,你感到很難過。你可以先跟我說說,同學家的芭比娃娃跟我們家里的有什麼不一樣嗎?」女兒可能會說:「同學的芭比娃娃裙子是蕾絲的,顏色是粉色的,比我們家的更好看。」媽媽可以接著說:「哇,怪不得你這麼喜歡!」

這麼做,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把羨慕的情緒釋放出來,為情緒找到出口,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

接著,引導孩子思考羨慕的這個東西,屬于需要的還是想要的。

這個需要我們平時就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哪些東西是需要,哪些東西屬于想要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如食物、衣服、水,這些都是屬于需要的東西。想要的,就是指沒有這些東西,我們也可以照樣生活,比如、零食、玩具等。

父母平時帶孩子去超市前,就可以跟孩子做區分需要和想要的小游戲。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個購物清單,然后再對購物清單中的物品按需要和想要進行分類。

當孩子學會區分哪些東西屬于需要,哪些東西屬于想要后,也就學會如何合理地消費了。

最后,父母可以教導孩子正確表達需求。

我們可以教導孩子,跟對方說出自己的需求。比如,當孩子羨慕小姐姐的布娃娃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主動跟對方說:「姐姐,你這布娃娃好可愛呀!可以借我抱一抱嗎?」也可以和對方交換玩具玩。

如果對方拒絕了孩子的請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喜歡沒有錯,但喜歡不一定要占有。別人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別人沒有的東西。

總之,孩子羨慕別人家的東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就能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孩子越管越叛逆,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2023/03/29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上
2023/04/10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小學生作文火了,《沒用的爸爸》寫出孩子的心里話,讓老師捧腹大笑,爸爸:家丑不可外揚
2023/04/04
「雙旋男孩找不到,雙旋女孩沒人要」,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
2023/03/24
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選擇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
2023/03/24
新生兒出產房後「第一抱」很重要,這2類人,關係再親近也要拒絕
2023/04/04
因女兒太漂亮了,爸爸懷疑不是親生的,親子鑒定出來,全家亂了
2023/04/10
如果孩子經常發出「3種信號」,說明娃正在變得自卑,父母要重視
2023/03/24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