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周圍很多父母抱怨,自家娃長大后反而不如小時候貼心懂事。
我們為子女奮斗了一輩子,省吃儉用供他們過上好日子,結果他們轉頭就忘了,每天只顧著自己瀟灑快活,絲毫沒管過父母的死活,真是涼薄之人。
實際上,小孩對父母的態度冷淡,并非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多半是從小你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3~6歲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
它又被稱之為「潮濕的泥濘期」,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就像一塊潮濕的水泥一般,可以被塑造成不同的樣子。
父母把孩子捏成什麼模樣,他們最終就會凝固成什麼樣子,而且輕易難改正。
所以,如果父母認為孩子白眼狼,不懂得感恩和心疼父母,是一個涼薄之人,多半就要好好反思是否自己的教育出了錯。
1、父母太過驕縱、溺愛子女
之前網絡上就總有很多類似的新聞流出:
環衛工媽媽省吃儉用多年,攢下幾萬塊錢給孩子上學用,結果被小孩一次性充入了游戲里面,母親多年的心血打了水漂;
父母傾盡所有供子女出國留學,可小孩在外隨意揮霍,把父母當成免費的提款機,一旦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孩子就埋怨父母無能。
教育學專家馬卡連柯認為:「一切都給孩子,為子女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但很多人沒有把握好愛的尺度,成了溺愛——以子女為中心活著,毫無原則和底線的滿足子女的所有需求。
最終,就會養出理所當然、求索無度的孩子,他們只關注自身有無吃飽穿暖,絲毫不心疼父母的犧牲和奉獻。
2、父母從不在孩子面前表露愛
中國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讓子女吃飽穿暖,他們很少在口頭上表達自己的愛,更不會主動地跟孩子們聊自己的辛苦與不易。
「把好的一面全留給孩子,壞的一面選擇自己默默承受。」
這種隱忍的愛,往往會讓子女們誤以為,父親就是無所不能、頂天立地的超人,不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心疼。
還有一種父母,他們可能不太習慣直接接受子女的關心,在孩子們表現出心疼時,父母又會岔開話題,甚至故意挑剔,掩蓋自己內心的羞澀。
例如,在自己生日的時候,孩子們買了禮物,可父母卻因為不好意思,而去挑剔小孩為什麼要花錢,又吐槽買的東西不夠實用。
這種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也很容易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疏遠,孩子們沒辦法在父母面前袒露真心,成天一副薄情寡義的樣子。
3、父母沒能給足孩子情感的回應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自私者不是過于自愛,而是缺少愛,他實際上恨自己。
很多傳統的家庭中,父母似乎總是沒時間去給予孩子情感上的回應,尤其是對上一輩的父母來說,他們為了生計已經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
沒時間去停下來,好好聽孩子們在說什麼,他們需要什麼。
在子女需要尋求情感回應、精神滿足時,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忽視。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往往是很難學會愛人的能力的。
特別是在小孩六歲以前,如果父母總是以「忙」為借口,一次次推開小孩,那麼孩子的情感世界往往就是荒蕪的。
未來他們往往難以投入到親密關系中,總是游離在外,別人稍微靠近一點,孩子們就往后退一步,與對方的關系始終保持在一定的界限之內,甚至與父母也是很難親近起來。
教育家馮那斯基就說過:「孩子成為什麼樣,全靠父母塑造。」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心疼人,懂得感恩,那麼就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教會孩子愛的能力
畢淑敏曾說:「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作為父母,我們要從小多在孩子們面前表達愛意,舍得花時間精力陪伴孩子,與孩子多互動、多交流,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體貼他人。
另外,父母也要學會多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去看待。
從小接受這些教育的小孩,往往日后會更加具有同理心,自然懂得心疼父母。
2、教會孩子愛是相互的
大約從2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其實已經萌芽,父母要開始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邊界意識。
讓他們意識到愛是偉大無私的,但也是有限度和邊界的,讓他們開始學著獨立,明白愛是相互的,如果你想得到,就需要有所付出。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