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嚴蘭是一個從農村到城市打拼的女孩子,因為小的時候家里面重男輕女,所以她只讀到國中就沒有再上學了。
16歲開始借別人的身份證到工廠里面做流水工,到了18歲已經做上了工廠的小主管,后來覺得在工廠里面沒有前途,就自己存錢去參加各種培訓!
誤打誤撞走進了化妝品銷售的行業,更是成為了整個公司的銷售冠軍,還帶了整個團隊!
因為自己從事的是化妝品銷售,所以平時也很注重個人的穿著打扮,1米65的高挑身材,加上五官精致,可以說是非常的漂亮。
但是從小被父母打擊,而且因為家里面窮,受過很多的白眼,導致她骨子里面都非常的自卑。
02
之前有一個男的領導比她小兩歲,而且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追了她兩年,但是她覺得自己配不上領導拒絕了
,還有一些身家過千萬的客戶,覺得她能干又漂亮,跟她表白她也拒絕了。
嚴蘭的內心還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鄉下的土帽子,雖然別人都夸她漂亮能干,但她以為只是客氣的說法。
甚至后來過年回家的時候,她的媽媽給她介紹了一個鎮上的賣豬肉的,她就覺得很合適她,最后還真的回來結婚了。
之前在外面工作一個月能夠掙兩三萬,但是回家跟著老公賣豬肉,辛辛苦苦一個月也掙不到1萬塊。
這一切都源于從小家庭對她的壓榨,導致她很自卑。
自卑的孩子會有「不配得感」,總是感覺自己很差,覺得自己配不上好東西,自卑的孩子很難有好的幸福的生活!
而孩子的自卑大部分是家庭養成的!
第一類:無限溺愛的家庭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6+1形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帶著一個孩子,家里面有什麼好的都是留給孩子,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都想摘給他。
家庭如果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出到社會上就會連連受挫折,容易導致孩子自卑。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說:父母對寶寶的愛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第二類: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的家庭
學校的老師要求孩子們買一個筆盒,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了,但是卻不停地給孩子灌輸:「家里面沒有這麼多錢,
你看你買個筆盒又要花掉媽媽的20塊錢,我們都可以買一斤肉了!」
或者是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我們家窮,這不能買那不能買!可以不給孩子買,但是千萬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
如果你經濟條件一般,就不要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去貴族的學校,這會讓孩子在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面前覺得很自卑。
同學們有的東西,自己的孩子盡可能也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跟周圍是一致的,不容易胡思亂想。
第三類:只看到孩子缺點的家庭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而很多家長就專門盯著孩子身上的缺點,還不停地嘮叨。
你寫作業怎麼這麼慢呢?你這個字寫得這麼丑!人家考試都得100分,你才得90分,你怎麼這麼笨!
就不停地把這種負面的標簽貼在孩子身上,就會讓孩子覺得「我很差我不好」,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第四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
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不僅僅需要父母的教育,可能還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天賦,而且有些孩子的天賦并不在學習上面。
總是希望孩子能考第一,這樣的高期望會導致孩子壓力很大,孩子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父母要求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差會自卑。
第五類:把控欲過強的家庭
孩子今天穿什麼?吃什麼?走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有一些媽媽都會有相應的要求!
要求孩子要學鋼琴,要求孩子要跟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玩,對孩子把控力過強,就會導致孩子沒有自主能力。
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慢慢地長大,他會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懂,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自卑。
第六類:只要成績好,啥都不用干的家庭
媽媽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這些事情不用你干」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殊不知,孩子只關注于學習就會成為書呆子,到了孩子上高中需要自己洗衣服,自己穿鞋子的時候,孩子發現自己啥也不會,這很容易導致孩子發現自己跟其他同學不一樣,引起自卑。
自卑的孩子很難在學習和工作上突破自己,很難有大的成就,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避免這些導致孩子自卑的行為。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