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最傷孩子的3句口頭禪,句句如刀,很多父母卻天天掛在嘴上
2023/05/04

林語堂曾說:「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天天說話,并不見得我們會說話。我們說了一輩子的話,試問有幾句話是說得特別好的。」

的確,大多數人一歲左右便能開口說話,但有些人卻一輩子都沒學會好好說話,尤其是對身邊的人。我們常常對外人很客氣,但對親近之人,尤其是孩子,卻是隨心所欲說著傷人的話。

打擊否定的冷語

謙虛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很多父母卻將其誤解為對孩子的打擊教育。

孩子考了95分,他們會質問:「為什麼會丟5分?」即使孩子考了滿分,也會不屑地說:「只是運氣好,你那水平我還不知道?」

當孩子因取得好成績而開心興奮時,他們會擔心孩子因此就「飄」了,必須要打擊一下。否定甚至貶低的話,如同一盆冰水,澆向孩子。

長期被父母打擊否定的孩子,內心是什麼感受呢?

幾年前,一個叫小斯的孩子,在大學聯考后跳水自盡。遺書中,他控訴父親對他太嚴厲,總是打罵。即使考了高分,父親都是沒好氣地告誡他「不要驕傲自滿」。時間久了,他覺得「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心理學中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強調期待和信任對一個人的影響力。父母是孩子最信任和相處最久的人,親子間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會更明顯。

教育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指出:「小孩總會相信父母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如果父母長期對孩子說負面的話語,孩子也會因此懷疑和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而這種「我不行」的認知會影響他一生。

威脅恐嚇的狠話

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聽話,也會采取各種措施,試圖讓孩子就范。常見的手段之一就是威脅了。

孩子亂跑,恐嚇他會被人販子拐走;調皮搗蛋,則威脅說不要他了;不收拾玩具,則裝作把玩具扔了;不認真讀書,則斷言他長大后只能撿垃圾……

父母喜歡說狠話,用孩子在乎的事物威脅,根本原因是見效快。但是,父母不清楚,這種順從不是因孩子明理,而是出于內心的恐懼。

表面上,父母得其所愿,但其潛藏的風險無法想象。隨著孩子長大,能威脅的東西越來越少,威脅則愈加無效,甚至會引發強烈的親子對抗。更重要的是,這類言語極大損害了孩子的安全感。

去年,一個被拐賣十多年的孩子符建濤認親成功。其實,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被拐賣的,也非常思念親生父母,卻一直沒有報警尋求幫助。為什麼?

因為在他小時候,母親說過:「你不聽話,就把你賣掉。」所以,當他真被拐賣時,認為是媽媽不想要他了,即使在新家不快樂,也一直沒有報警。

暢銷小說《一個人的朝圣》中寫道:「珍惜語言的真情實意,不要拿它們當彈來使。

如果父母為了暫時的省心,用孩子最在乎的東西去要挾,損害親子間的信任和依賴,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感,無疑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嘮叨羅嗦的道理

思想家盧梭總結了三種最沒用的教育方法: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然而直到今日,講道理依然是很多父母慣用的育兒手段。

孩子犯錯誤,父母不打不罵,耐心講道理,不好麼?為什麼不可取?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什麼時候你對父母最失望?

一個高贊的回答讓人心疼:

當我面對難題絞盡腦汁時,媽媽一本正經坐在我面前,從司馬遷講到馬云,從愛迪生講到馬斯克,說了半個多小時,就是為了告誡我,要好好學習,否則會一事無成;

當我內心痛苦,拿起練了6年,卻被父母強制荒廢了2年的吉他,想從音樂中尋求慰藉,父親立刻沒收了吉他,苦口婆心勸我,不要浪費時光,荒廢學業。

父母習慣扮演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將他們的認知理念一股腦強塞給孩子。但孩子此時的感受和想法,他們卻一無所知。各種光鮮的大道理,聽似無比正確,對孩子卻如隔靴搔癢,沒任何幫助。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為人父母,是否敢于放下各種道理,放下教育的執著,放下對孩子的期待;去連接孩子的內心,去聆聽他的想法,去同理他的感受,去看見真實的孩子……

就像人本主義卡爾.羅杰斯曾說的:「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好啊……」

多年前,一個「水知道答案」的實驗,讓我們見識了言語的力量。話語,雖然看不見摸不到,卻有著巨大的能量,可以讓人如沐春風,心生喜樂;也能人如遇凌寒,傷心不已。

西方有句俗語: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說話。做一個好父母,從好好說話開始;家庭的溫度,藏在父母的言語中。因為有愛,所以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