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比女孩難養,這幾乎是公認的了。
小時候的男孩,沒有女孩子那麼聽話,想要將男孩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那是相當的難。
長大后的男孩,有需要顧家、賺錢,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而只有小時候養育好,長大后才能有如此的模樣。
只是,小時候的男孩,該如何養,才能將他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呢?
有5件事情,家長常做,覺得這樣男孩子就能長大。只是,看似是小事兒的這些事兒,對男孩卻有著很大的影響,一不小心,男孩可能會被養廢。
若想男孩未來優秀,家長常做的五件事兒得停下,事情雖小影響很大
第一件事:男孩懂事晚,大了再管教,錯
鄰居家的弟弟5歲的時候,將幼兒園同學的眼角,給打傷了。對方家長沒太計較,回家后,爸爸要教訓兒子一頓,奶奶卻說:「男孩子懂事晚,大了再管教。ADVERTISEMENT
現在孩子上國中了,非常叛逆,逃課、打架,父母一教訓,孩子就以生命相威脅,現在,是徹底管不動了。
從兒童發育敏感期來說,3-6歲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哪怕男孩懂事晚,但是不妨礙給男孩立規矩。
過了這個年齡,孩子的自主意識會越來越強,力量也越來越大,見識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父母想再給孩子立規矩,那就非常難了。
對于男孩而言,因為懂事晚,反而更利于立規矩。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家長要給到男孩一個規則與界限,在成長過程中,他才會存在「邊界感」。
第二件事:男孩不能哭,不夠勇敢,錯
男子漢的特征是什麼?
遇事兒不哭,勇敢!
彩蛋爸爸小時候,父親總是責備我:「男子漢哭什麼哭,像個慫包。」
彩蛋小時候哭,爺爺會溫和地對他說:
你們家是否也會經常這麼和男孩子說?
只是,家長是否還記得,你家的男子漢,也得先是個男孩呢?
男孩子的情緒起伏,相對于女孩來說,更為強烈一些,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男孩子也要將負面情緒給發泄出去。這個發泄方法,其實哭要比發脾氣好很多。
看似小時候哭了,但是,孩子心里的「垃圾」就少了,待男孩長大成人,心理會更健康、快樂、富足。
一個堅強勇敢的男孩,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安全感建立,一次又一次的內心成長所建立起來的。
第三件事:男孩脾氣大,打一頓就服了,錯
有多少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挨過揍?
男孩抗揍,似乎是很多家長的共識。
彩蛋爸爸的一個同事,他們家的女兒特別調皮,同事說:「這得虧是個女兒,我舍不得下手,要是是男孩,我鐵定揍。
親戚家,也有一個特別調皮的男孩,有一次,從一個天台跳到另一個天台,把奶奶給嚇壞了,兩個天台之間,接近1米的距離,要是不小心,就掉下樓了,男孩還罵奶奶膽小鬼。
奶奶沒辦法,打電話告訴了父母,然后父母一下班就開車從市區回來,男女混合雙打。
據親戚家這位奶奶說,男孩在家,就沒少被父母混合雙打過。
在父母看來,男孩子打一頓就服了。
然而事實上呢?
在父母用拳腳教育男孩的過程,男孩就已經學會:遇到事情,用拳頭就可以解決。
等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社交方式,也是以拳頭為主。再大一些,對父母家人不滿的時候,男孩可能也會將拳頭,揮向自己的親人、妻子、孩子等。
第四件事:孩子天生心思粗,別讓他干,錯
在不少地區,還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又或者依舊覺得,家務之類的,就不該男生做,再或者,家人看著男孩手腳不細膩,就放棄了讓孩子干活、做家務的念頭。
但是,身為寶媽,其實也意識到,自己的老公什麼都不做的話,是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自己一邊抱怨著丈夫冷血無情,一邊又繼續自己忙著家務。
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員的責任,無論是丈夫,還是兒子,都應該承擔。如果什麼事情都覺得男孩干不了、不該干,不讓男孩干,那麼只會收獲一個自私、有啃老「潛力」的男孩。
培養一個男孩做家務的能力,其實培養的,也是一個男孩的責任感。而一個擁有責任感的男孩,未來的日子,不會差。
第五件事:孩子得多訓,才能長記性,錯
很多人都覺得,男孩心思比較粗,又比較皮,夸了沒用,訓了才能長記性。
其實并不是。
即便是男孩,即便心思沒有女孩那麼敏感,但是家人長期的訓斥,也會讓男孩開始逐漸否定自己。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我意識都在逐漸增強,家長的訓斥,會妨礙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
男孩子,也得夸。
心理學上,有一個「暗示效應」。
你一直責備男孩脾氣差、不聽話,男孩就會覺得,自己就是脾氣差,不聽話。
但如果家長夸贊男孩,學會處理情緒了,懂得聽對自己有好處的話,那麼,男孩便會有自己的判斷意識,去選擇更適合自己、更好的。
寫給家有男孩的父母:
男孩子,不能因為他是男孩子,家長就將對他長大后的期望,就施加在幼小的他們的身上。男孩也有屬于自己的敏感期、心路歷程等,這些都需要父母的呵護與愛,正確的教育引導,男孩才能越長大,越優秀!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