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聰明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崩潰時,都懂得做三件事
2023/06/28

俗話說,孩子變臉比翻書還快。寶寶的情緒變化快,表現也很直接,所以,在美吉姆的課堂上,經常會發生小朋友哭鬧、害怕嘗試課堂環節等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也經常需要處理孩子生氣、沮喪、傷心等情緒。

01

讀不懂孩子的「我不行」

只會讓孩子更痛苦

記得一次,在商場裡看到一個小孩吵著要買玩具。

一開始,媽媽平心靜氣跟孩子講道理,可孩子不聽。

媽媽一煩,聲音一下子拔高了好幾倍:「再鬧,媽媽就走了。」

聽到這,小孩直接大哭起來,還坐在地上死命不肯走。

媽媽就更生氣了,想把孩子扯起來拉著走,可孩子很倔,怎麼弄也不願起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媽媽有點受不了,「啪」一聲直接打了孩子一記耳光,然後就死拽著孩子走。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看得我心裡直發顫。

這個場景下,孩子需要的已經不是玩具了,而是父母的理解和妥善對待。

父母越是簡單粗暴忽視孩子的情緒,就越容易將茫然失措的他置身于孤立無援的處境中。

02

最近看《不可思議的媽媽》,小魚兒發脾氣時,胡可的第一反應值得我們思考。

在節目中,四位明星媽媽正帶著寶貝們吃大餐。

面對豐盛大餐,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想當然遭到胡可的反對,自己的希望不被滿足,小魚兒立馬變臉,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卻溫柔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又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堡裡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在整檔節目裡,但凡小魚兒鬧情緒,發脾氣,胡可不是馬上想辦法制止,而是站在小魚兒的立場,認同他的感受。

每次胡可的第一反應都是我知道,我知道你現在的想法,明白你現在的感受,也很想希望你能開心,也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並不是你發脾氣就能立刻滿足。

孩子感受到你的認可與接納,他們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他們很容易就會從情緒中走出來,而不是不達目的死不休。

為什麼見到很多孩子都是一發脾氣就不可收拾,嚇得家長不是以暴力制止就是一味地滿足任何要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才會不斷的去證明尋找父母對自己的愛,也會經常發脾氣。

03

西班牙作家珍妮佛·德爾加認為,沒有能力表達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都是「情緒文盲」。

傳遞給孩子知識能讓孩子走得高,幫助他控制情緒,成為「情緒管家」,才能讓孩子走得遠。

聰明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崩潰時,都懂得做這三件事:

1. 用擁抱替代說話

先別和他說太多話,更不要急著講道理,直接擁抱,安撫他此時此刻不安的心情。

有一次安吉在拍電影,因入戲太深,一時間緩不過來,情緒失控大哭了起來。

當時爸爸沙溢什麼話都沒說,只是緊緊抱著他,用手輕輕撫摸讓他冷靜下來。

這一記擁抱,讓安吉感到踏實安心,慢慢地,他的情緒也平復下來。

要知道,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腦子和外界是斷了聯繫的。

與其跟他說,不如直接用擁抱來告訴他:「孩子,別怕,爸媽在呢。」

2. 嘗試理解孩子的情緒

嗯哼有一次被硬物紮到了腳,痛得把家裡的玩具到處亂扔,還大喊大叫。

看到這個情況,霍思燕先是坐在嗯哼旁邊安撫孩子,然後主動用自己的腳去紮硬物,表示真的「太痛了」。

看到媽媽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後,嗯哼很快就不哭了,還要給媽媽吹吹。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崩潰大哭,我們父母要做的是接納他的情緒,理解他的感受。

哈佛大學博士喬拉米卡利說:

父母的同理,會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慢慢地,他的情緒困擾也會減少。

3. 找對發洩情緒的切口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等于贊同。

相反,在同理之後,父母要告訴孩子該如何正確發洩負面情緒。

辨別清楚容易導致失控的原因,從源頭上減少問題的發生,同時引導孩子嘗試用正面行為來宣洩。

比如用語言表達出來、用文字記錄下來,或者用恰當的運動方式釋放負能量。

孩子知道情緒是有辦法解決時,他就不再陷入自我苦惱中,受情緒的奴役。

情緒失控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講理,不是吼叫,而是需要被「看見」。

孩子每次發脾氣,都是一個幫助他成長的好機會,有耐心的父母,才會教育出有耐心的孩子,而父母科學和平和的態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種子。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