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一定都會經歷過孩子在家中任性嬌氣、習慣不好的種種場景,如孩子和好朋友聚會后,孩子臥室的床上堆著凌亂的衣服,地面散落著各式的玩偶、或者是「手腳分家」的玩具,書皮被撕扔在地上,那一刻的場景用「一片狼藉」、「怒火中燒」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看屋子里弄成啥樣子,像個狗窩!」呵斥、批評,不依不饒,許多父母把批評孩子當作一種很自然的習慣,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發現錯誤,批評改正,甚至認為不嚴厲批評是對孩子的嬌慣或縱容。
然而,這種嚴厲的訓斥并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甚至激起他們的叛逆對抗,讓親子關系獲得「差評」。
有一個方法叫「三明治溝通法」,在家庭教育中十分好用。這種方法就像把核心內容夾在中層的三明治一樣,它可以把批評藏在表揚和鼓勵的中間,褒中有貶。ADVERTISEMENT
當佩佩媽媽遇到開頭描述的場景時,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你今天穿的這套衣服很漂亮,可是臟亂的房間和漂亮的小主人好像不太搭配啊!」「你今天照顧朋友們非常周到,真有小主人的樣子,要是能及時整理收尾就更完美了!」
這樣的表達,不失為一種語言藝術。既表揚了孩子的美麗、大方、能干,又委婉地批評了他(她)們的房間不整潔,最后還提出了目標期望。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保護了他們的興趣,更能在不傷害親子關系的前提下,引導孩子積極改正缺點。
有一個媽媽針對孩子經常亂扔衣服的壞習慣,沒有直接批評,而是改變了方式,當她發現孩子把衣服放進洗衣機里的這個「閃光點」
如孩子偶然一次考得不好,家長就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此心灰意冷。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已經很用功了,如果繼續努力,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會考好」。家長能這樣理解孩子,孩子自然會輕松上陣,愉快學習,學習成績自然也會蒸蒸日上。
再如一位媽媽對不愛勞動的孩子常說,「你這麼大了,該幫媽媽干點活了。」孩子聽了以后,是不會樂意去做家務活的。每個孩子多少會幫家長干點活的,如果抓住孩子幫著干活的時機表揚他,這樣,孩子會很高興。「啊!活已經干完了,有你幫忙,媽媽多高興啊!」
成功的家庭教育證明,表揚是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養成的一種重要的教育習慣,能激發孩子內在潛力,而批評是一種抑制,孩子會想辦法怎麼去逃避批評,而不會在行為上去改正。因此,聰明的家長是通過發現孩子錯誤中行為中的「閃光點」,用「表揚」的方式來批評孩子,攻克了親子溝通難關,變身孩子的暖寶寶。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