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育兒教育
親子知識
懷孕手冊
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很現實
2023/06/17

二胎放開以來,很多家庭都在考慮要不要生二胎了,畢竟老話說的好,「 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一個嫁人,一個養老。

在老一輩的念叨之下,再加上考慮到多生一個可以讓兩個娃有個伴,長大之后能互相幫襯, 很多年輕人就踏上了「二胎之路」

殊不知,踏上這條路后,很多寶媽都后悔了,因為 二胎家庭并不比獨生家庭幸福美滿

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很現實

乍一想,生一個是養,生兩個也是養,沒什麼區別。其實,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從家庭物質需求的豐富度、家庭內的幸福感等各個現實方面都會大打折扣。

1、經濟層面

「零點調查與指標」曾經公布過一組數據,我國1、2線城市家庭中,孩子的 教育經費往往可以占據 家庭總支出的30%以上,這還只是一個孩子的情況。 育兒成本占家庭平均收入的半,已經成了一種基本配置,不少家庭育兒支出甚至能達到 70%以上

有人統計過,養大一個孩子, 花費總額基本要在62萬~198萬之間,這還只是在普通城市,如果在一二線大城市, 這個數據肯定會更高

對于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養育一個孩子,還能保證孩子 比較高的生活質量和比較好的教育環境。但如果是 養兩個孩子,壓力就特別大了,不僅保證不了孩子的生活質量和教育資源,還可能 選擇去掙錢,而放棄陪伴孩子

就比如下面這個小女孩,爸爸媽媽和女兒經過短暫的相聚以后,又將要啟程去打工,女兒知道爸爸媽媽要走的時候,傷心地哭了起來。爸爸勸女兒說:「 爸爸媽媽出去是為了掙錢給你買奶粉,買玩具,換新房子給你住」。

女兒聽了以后卻說:「 我不喝奶粉了,不要玩具了,也不住新房子了,我就想讓爸爸媽媽在家帶我」。

為了生個二胎而放棄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傷害呢?

2、養老層面

「獨生」家庭的孩子,贍養父母任勞任怨;「二胎」家庭的孩子,反而更容易互相推諉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 責任效應」,說的是:當人在有選擇余地的時候,往往會認為會有其他人去做這件事情,也就是 就算自己不行動,別人也會站出來。這樣心理,造成了「二胎」家庭中的這種普遍現象。

3、投入精力層面

帶過幾個孩子的寶媽們應該都清楚,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真的 不是1+1=2這麼簡單,需要投入的精力何止翻倍?

有一個寶媽朋友告訴我,她家有兩個孩子,大寶8歲,小寶5歲。每次下班回家,在都會 在車上靜靜地待上幾分鐘,給自己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因為她很清楚,當她回到家的那一刻,兩個孩子就會一擁而上, 她將面對的是家庭的瑣碎和繁雜

兩個孩子都不安分,總是爭執、吵鬧、打架,本來工作累了一天的她,看到這些真的頭痛欲裂。偏偏身為母親,她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些,反而得和顏悅色的去給兩個孩子講道理,讓他們互助互愛。

尤其是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她真的很崩潰,想到再過幾年,一個孩子幼升小,一個孩子小升初,兩個孩子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婚姻壓力將一股腦的接踵而來,她就 有點后悔生了二胎

4、如何「一碗水端平」

相比于 「獨生」家庭只需處理大人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二胎」家庭還需額外處理孩子間平衡。若是家長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容易增加兄弟姐妹間的矛盾, 導致手足之間不和睦

有了小寶之后,很多父母便忽略了大寶的感受,這會破壞大寶的安全感,甚至讓大寶憎恨起弟弟妹妹來。

結語

不是說生了孩子就不管了,養育孩子更難。父母要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在生二胎之前就需要考慮全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長大。

孩子越管越叛逆,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2023/03/29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上
2023/04/10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小學生作文火了,《沒用的爸爸》寫出孩子的心里話,讓老師捧腹大笑,爸爸:家丑不可外揚
2023/04/04
「雙旋男孩找不到,雙旋女孩沒人要」,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
2023/03/24
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選擇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
2023/03/24
新生兒出產房後「第一抱」很重要,這2類人,關係再親近也要拒絕
2023/04/04
因女兒太漂亮了,爸爸懷疑不是親生的,親子鑒定出來,全家亂了
2023/04/10
如果孩子經常發出「3種信號」,說明娃正在變得自卑,父母要重視
2023/03/24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