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不會聊天」的父母,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父母多說三句話,親子關系越來越好
2023/04/08

閑聊的過程,既是父母了解孩子的過程,也是教育孩子的過程,更是親子關系的黏合劑。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里,請多和你的孩子說「廢話」。

知乎上有一個熱度很高的話題:

孩子高一,家長說一句話就煩,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

這個被一千四百多萬人圍觀的話題,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

一位網友列舉了他和媽媽的對話場景:

看得出他和媽媽的對話特別無趣,而他也在抱怨媽媽:

我媽現在跟我待在一起只會說學習,真的別的啥也不說,反駁一句都會被罵幾個小時。

晚上睡都快睡不好了,每天都在想考不好的話又要被罵好久,真的很難受的感覺。平時遇到啥也不能夠傾訴,因為除了學習其他的我都不應該去管……

這條超過3.1萬人的點贊,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看吧!當父母在抱怨孩子不和自己溝通時,很少會有父母來反省自己的說話方式。

當我們以為和孩子聊學習,是最有用的聊天方式時,其實讓很多孩子反感。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台灣家長最缺的,是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

「不會聊天」的父母,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

01

父母的聊天越「有用」,

孩子越壓抑

微博上有網友發起了一個關于「你的分享欲給了誰」的投票,有3.2萬人參與。

其中:

高達2.1萬人把票投給了「朋友」;有七千多人投給了對象;只有三千多人是投給家人的。

這就說明了一個現象:孩子不愿和父母敞開心扉。

追溯根源,大都是因為父母的話「太有用」,讓孩子缺失了說話的欲望。

有調查數據顯示,父母和孩子之間每天聊天10分鐘左右的有34.53%

20分鐘左右的有27.14%30分鐘左右的有31.1%

而每天聊1小時以上的僅占7%

在短暫的聊天時間里,學習和作業成為父母認為最重要的事,而愿意閑聊的父母僅1.6%

孩子每天都在高強度地學習下度過,回到家就算想和父母聊一聊,但是父母的談話方式總是在說教,孩子通常在第一句話時就被「堵」上了嘴。

這就造成一種結果:

孩子越來越反感與父母說話;父母越來越抱怨孩子不愿意與自己說話。

父母和孩子之間「正經話」說得太多,讓孩子越感受不到愉悅的成分,只會讓孩子壓力變大,越來越抑郁。

一位網友分享過一個戳心的經歷。

小時候,她羨慕別人有漂亮的筆記本,就把每天的零花錢存起來,攢了好幾個月才湊夠了錢,她買了自己心儀已久的筆記本,想主動和媽媽分享。

可是媽媽連看都不看一眼,就質問她:

「你哪來的錢?」「你錢多沒地方花是不是」「整天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當時她的委屈一下沖淡了喜悅,閉上了嘴。

她說:

每一次試圖跟媽媽說一些心里話,可等來的都是她的不解、指責和埋汰。

一次次地挖苦和否定,讓我越來越沒有和她說話的欲望。

其實,孩子從最開始就是把父母當作分享心事的第一人。

但是,當孩子處于疲憊、或是滿懷欣喜地想去和父母聊天時,很多父母總是「一瓢冷水」切斷孩子所有的分享欲。

朱自清在《論廢話》一文中寫道:

「若是都說道理,哪有那麼多道理?得有點廢話,我們的生活才有意思。」

親子聊天,沒必要隨時都正正經經地,有時候把話題聊得輕松一點,孩子的接受度反而會更高。

02

父母的「廢話」

越多,

孩子越信任你

朋友小玲與女兒的關系特別好,當周圍朋友向她「討要」秘訣時,她說了三個字「講廢話」。

接女兒放學回家時,她們總會談論在學校遇到的事,比如:

誰穿了一雙新鞋子,誰買了一條新裙子,誰的成績進步了等等。

這時候,她會一邊聽一邊附和:

那你覺得是你的衣服好看還是她的?她成績進步了,你有沒有問她平時都做了些什麼?……

兩個人一路上都能聊得眉飛色舞。

出去吃飯時,兩個人會聊起旁邊桌的穿著打扮與對話。

比如:她穿的衣服好看,哪天我們也去看看,她用的手機是最新款的等等…

每次,她與女兒聊天時從來不會批評與責備,反而天南地北地聊一些無用的話題。

就是這些「廢話」讓她們的親子關系越來越牢固。

女兒上高二那年,有了暗自喜歡的對象,第一時間就回來和她分享,并問她「我該怎麼辦?」。

當時她非常欣慰。

她覺得:雖然女兒長大了,但依然很信任她。

于是,在女兒第一時間求助她時,她也這樣建議:

你可以喜歡他,但是你的喜歡要與他匹配,在你覺得自己能配得上他時,再和他說吧。

女兒一聽,瞬間像打了雞血一樣,勤奮又努力。

有心理學家說:

早期與媽媽常聊的那些廢話里,孩子感受到了安全和幸福的時候,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良好的親子關系是靠廢話來聯系的。

因為,會講「廢話」的父母,他們會用語言為孩子內心豎起一把「戒尺」,讓他懂得「感受、價值感、困擾」該怎麼向父母說出來。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

說廢話是一種能力,因為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說廢話,說明他和你在一起是快樂的,說明他對你很信任,愿意讓你走進他的內心。

「廢話」越多,家庭氛圍越輕松。

孩子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定是因為他信任你,才會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也最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不要小看一句「廢話」的作用,它的背后可能會蘊藏著其「分享」、「共情」、「鼓勵」「解決問題」的元素在里面。

這些長久以來的「情感共鳴」,讓孩子看到了父母的關注和愛意,內心會有滿滿的安全感。

正如《奇葩說》辯手楊奇函所說:

「其實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里。

少一些大道理、多一些情感互動,愛和關注才會讓孩子親近你。

03

讓親子關系越變越好的

三句「廢話」

心理學上的「五感五力」理論體系提出:

建立親密感,最重要的就是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有助于幫助孩子提升適應集體和社會的能力,避免出現社交困難、適應困難,形成自私叛逆等消極性格。

「廢話」并不是「廢」,而是讓孩子從父母的談話中感受到輕松愉悅,看到父母對自己的喜愛與尊重。

當父母在抱怨孩子越來越難管的時候,不如每天說幾句「廢話」,它可能會成為讓你走入他心里的一道門。

1)放學后,關心孩子心理狀態的廢話:「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

心理學和腦科學的新近研究顯示:

兒童需要快樂,需要關懷,需要愛,年齡越小需求越強烈。

孩子在放學后,因為在學校遇見的開心的、難過的、困擾的事情時,放學后這段時間會讓他的感官放大十倍。

而這時候,孩子無論是什麼情緒,都特別想說出來。

如果父母能主動問一句「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雙重作用:

彌補了孩子的不安情緒,捕捉到孩子的心理狀態;

引導孩子關注好的一面,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情緒,培養樂觀的思維方式。

放學后這段時間的聊天,父母的重心放在——開導和傾聽,引導孩子習慣與父母分享。

這樣,孩子覺得「父母在關心我」,讓他更有分享欲。

2)飯桌前「聊八卦」:「今天看新聞了嗎?」

《喚醒孩子的才華》一書中指出: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測試上得高分。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

飯桌前是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

但是,吃飯時并不適合教育孩子,這時候父母更應該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談天說地、聊聊八卦,用愉快的氛圍拉近彼此的關系。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聊聊八卦。

聊天時插一句「今天看新聞了嗎?」為切入口,利用時事新聞,幫助孩子打開心胸。

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于故事中,聊聊故事,汲取道理。

它就是孩子每天的精神糧食。

3)睡覺前,為孩子答疑解惑:你今天遇到了什麼問題?

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尹建莉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發現了女兒心里有「小秘密」,心思越來越沉重,害怕她在學校有不愉快的經歷。

于是,尹建莉老師就謊稱「我和爸爸交換過秘密了,你將你的秘密也告訴我吧!」

她通過一系列的傾訴讓女兒卸下防備。

女兒忐忑地對她說:李文文告訴我她家有一把青鎖劍和紫隱劍,如果我告訴了別人,寶劍就會刺穿我的胃。

她聽完后,就用一個寓言故事告訴女兒這些都是假的,這才讓女兒釋懷。

孩子有時候會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比較痛苦悲傷。

睡覺前,孩子會將無法解決的情緒和困惑「刻」

在內心深處,而溫暖和刺激也會加倍地存在。

當孩子在脫掉衣服鉆進被窩里時,內心會卸下自我防御心理,更容易將心理的困惑吐露給父母。

父母可以利用睡覺前的黃金時間,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父母的多一句關心,不僅能為孩子排疑解惑,還能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橋梁。

04

有些父母說:與孩子閑聊是在浪費時間。

然而,你和孩子說的每一句‘廢話’,都有它的作用。

閑聊的過程,既是父母了解孩子的過程,也是教育孩子的過程,更是親子關系的黏合劑。

彼此接納、關愛、欣賞、傾聽和支持,感情就能更加積極,更有活力。

如果父母關心孩子,就多問一句「你今天開心了嗎?」,他會永遠把你當精神后盾。

如果你想讓孩子視野開闊,多給孩子一點「精神糧食」,讓他在愉悅的氛圍里談笑風生。

不想讓孩子永遠迷茫,就為他創作答疑解惑的機會,讓他用積極面對人生。

沒有不愿意和父母聊天的孩子,只有被父母攔在墻外的孩子。

打開與孩子溝通的「橋梁」,那先從「說廢話」開始吧。

-END-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