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懂再多的育兒道理,不如妳多和孩子說這三句話,有效且影響深遠
2023/02/03

ADVERTISEMENT

鄰居家一個7歲的女孩,萌萌,來我們家幫她父母拿藥,我們自然先熱情地招待了她。

我們家吃水果有個習慣,那就是優先吃老家有的,畢竟沒藥水,比較天然,所以當時家里就只有老家的一些橘子、砂糖橘、草莓、蘋果,然后小編再烤了點蛋撻。

然后萌萌看到之后,直接拒絕吃。本以為是孩子不喜歡吃,不想萌萌說:「這草莓太小了,也就十幾塊錢一斤,我爸說窮人才吃這麼便宜的,我都是吃的50塊錢一斤的最大的草莓。

說實話,小編瞬間尷尬了,自家種的草莓,還真沒那麼大,但是家里又沒有其他萌萌「理想中」的水果,自己種的水果賣相沒那麼好,于是讓她吃蛋撻。

不想萌萌又說:「自己做的蛋撻,能好吃嗎?我爸爸都是帶我去甜品店吃的,他說我媽媽做的飯菜和甜品,沒有外面的好吃。

ADVERTISEMENT

這下,小編是無話可說了,這已經不是哄孩子的問題了,而是對方家庭給孩子的教育問題。

其實曾經聽過萌萌的媽媽吐槽過自己的老公:賺錢很多很自大,瞧不起還嫌棄自己這個家庭主婦,經常自己做好了飯菜還故意帶孩子出去吃,只給孩子買貴的不買對的……

萌萌的媽媽其實經常在家也會學一些育兒的知識,我們也好奇,爸爸這麼做,不勸著點嗎?

不想,萌萌媽媽說:「爸爸想說,我也勸不住啊,也許他是想給孩子富養吧!」

有時候,懂再多的育兒道理,也不一定知道如何育兒,因為,很多家長被表面的一些概念,給混淆了。我們去研究各種育兒道理,會發現越研究越復雜。

孩子的第一語言來源,是父母。

在很多時候,父母怎麼說話,孩子便會模仿著怎麼說話。

父母看不起人,孩子也會看不起人;

ADVERTISEMENT

父母喜歡夸贊擁有高情商,孩子的情商,一定低不了。

在自己也整不明白的時候,又想給孩子一個真正好的教育,不如多和孩子說下面三句話,能讓孩子越來越懂事、聰明。

懂再多的育兒道理,不如妳多和孩子說這三句話,有效且影響深遠

第一句話:我們家怎麼有這麼棒的寶貝

同樣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回老家的時候,爺爺讓開心果幫他拿一支筆,開心果找了蠻久,然后爺爺說:「妳怎麼找這麼久,妳這找到了,我都不要用了!」

開心果不開心了,后面爺爺再想讓開心果做點什麼,她直接忽略。

又有一次,果爸嗓子疼想要喝水,躺在床上咳咳咳地咳嗽,開心果問:「爸爸,妳要喝水嗎?」

爸爸應了,開心果就去倒水了。爸爸喝完水夸:「哎呀,這誰家的小寶貝,怎麼這麼棒呀!」

ADVERTISEMENT

開心果開心地回答:「爸爸家的!」

然后,一發不可收拾,開心果時不時就來問問爸爸,餓不餓,渴不渴,雖然有些嘮叨,但是果爸心里可暖了。

這個影響最深的是,開心果也越來越喜歡夸贊別人了,經常說:媽媽,妳做的飯菜真香!這是誰家的爸爸呀,怎麼這麼帥……

我們家怎麼有這麼棒的寶貝」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傳遞給孩子的便是:妳很棒,爸爸媽媽以妳為榮。

孩子除了開心,還會覺得,自己的責任感非常重,他也需要在家庭中付出!

此外,被夸贊長大的孩子,也會學著去夸贊別人,這個過程中,孩子便更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而不是缺點,對孩子未來人際關系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ADVERTISEMENT

第二句話:我們相信……

妳相信妳的孩子嗎?

侄子每次寫作業,就歪頭斜腦,一會兒看看周圍,一會兒要找橡皮,反正一個作業寫下來,要半個多小時。

表姐一開始都是罵他:妳做作業能不能專心點?這里怎麼又做錯了?妳怎麼這麼笨?等等。

我們勸表姐,不要這麼罵孩子,表姐的意思是:「不罵更不寫,罵了還能寫一點!」等一年過去了,侄子做作業拖拉的問題更嚴重了。

這時候,表姐才意識到,這樣不斷罵,是真的不管用。

于是,她聽取我們的建議,開始不再管孩子的作業,而是在寫作業之前,和侄子約定好作業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然后對孩子說:「媽媽相信妳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值得被信任,我不管怎麼做都不行,那我就破罐子破摔吧!

ADVERTISEMENT

但是,家長對孩子的信任,卻讓孩子覺得:我不能辜負父母對我的信任,他們信我,我就得做好,他們才會繼續信任我。

之前也有見過一個案例,男孩一開始班級倒數,但是媽媽一直說:「我相信妳能越學越好。」孩子也是從不氣餒,最終用3年時間成為全班第一。

信任與承諾這兩件事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加上正確的指引,不但能夠讓孩子糾正一些不好的行為,而且,還能讓孩子越來越誠信。

這個質量對孩子而言,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第三句話:妳是怎麼想到的呀?

有一天聽到鄰居家奶奶正在罵孫子,說他不珍惜生命、在家各種造等等。

因為吵架太過激烈,我們便去看了下情況,原來,是小男孩將家里剛抓的小雞,全部扔在水里了。等奶奶發現的時候,這些小雞仔差不多已經都嗝屁了。

ADVERTISEMENT

奶奶氣壞了,覺得孩子本性太壞了。

我們也深知這位奶奶的暴脾氣,于是便先安撫孩子。沒過多會兒,孩子媽媽回來了,看到眼前這麼多已經嗝屁的雞崽子,深深嘆了口氣。

但是媽媽還是耐心地問:「妳是怎麼想到要把小雞放水里的呀?」

小男孩立馬委屈地哭了:「我看小弟弟出生后,叔叔經常帶他去游泳,說是能強身健體。我看這些小雞,這麼小,太脆弱了,所以我也想給它們游泳,來強身健體!

媽媽摸了一下水盆里的水,還殘留著余溫,便知道孩子沒有撒謊。

從頭至尾,媽媽都沒有責備小男孩,反倒是夸獎他細心、有愛心。但是隨即也給孩子科普了一下,不同生物的生長環境是不一樣的。小男孩也知道,以后做這些事情,一定得先問過大人。

孩子動手,便是動腦,他們會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時候真的不是不懂事、狠心,而是好奇、模仿、嘗試等等。

我們不應該去阻止孩子動手,而是去問清楚孩子為什麼動手,然后再一步步給孩子糾錯、正面引導,讓孩子繼續保持探索欲,并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不破壞、正確思考。

雖然就是簡單的3句話,但是,卻包含了非常寶貴的育兒要點:夸贊、信任、好奇心,做好這3點,孩子差不了!

ADVERTISEMENT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