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麗是一所公立幼兒園的老師,前幾天在一起閑聊的時候,小麗說,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實在是太差了,今年剛剛入園的小孩子有很多都不會自己吃飯,勺子都拿不穩。
我笑著說,這不能怪孩子,要怪只能怪大人沒有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小麗表示贊同。
親戚家有個3歲的小孩,在家一直都是父母追著喂飯,有一次,我去他們家作客,建議孩子媽媽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媽媽說,不行,讓孩子自己吃弄得滿世界都是,臉上、身上、衣服上、地板上都得她收拾,實在是不想麻煩,弄得大人孩子都心煩。
不愿意讓孩子自己吃飯的媽媽大都是不愿意花時間為孩子收拾殘局,這一點不難理解,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許多寶媽緊張忙碌地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能少一事就不愿意多一事,自己喂飯,孩子很快就可以吃完,早點收拾完,好早點休息。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家中有一位幫忙做家務的阿姨,估計大多數寶媽就不會這樣做了,她們一定會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因為殘局有人幫忙收拾,自己是不用操心的。許多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并沒有這樣一位幫忙的阿姨,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怎麼省事怎麼來的。
然而,媽媽們現在不愿意麻煩,以后會有更大的麻煩等著她。讓孩子自己吃飯,看似小事,其實是個大問題,會給孩子造成以下五方面的困擾:
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手和口都能得到良好的刺激,動手能力和語言能力也能相應地得到提升,也更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好。如果總是被大人追著喂,孩子就會越來越挑食,越來越討厭吃飯,覺得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午餐時間到了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能很快、很輕松地吃完飯,唯獨自己扭扭捏捏,折騰半天飯菜都快涼了也吃不完,孩子能不自卑嗎?
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其他方面也不會表現很好,自理能力很差,凡事都依賴大人,長此以往,不僅會助長孩子的依賴心理,更會讓孩子在潛意識里覺得自己真沒用,什麼也做不好。
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大多很自信,很有安全感,遇到任何問題都會嘗試著依靠自己去解決,哪怕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也不用擔心自己做不好。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則正好相反,他們總是沒有勇氣去嘗試,害怕自己做不好,索性什麼也不做了。
從小便習慣了父母代勞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懶惰,他們會認為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是應該的。長大一點的時候,當父母要求他們承擔一些家務的時候,他們就會嫌臟嫌累,不愿意動手,對父母的付出也視而不見,不懂得感恩。
作為父母還是要多一點耐心給孩子,不要為了一時的清閑,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記得一位兒科主任醫師曾經發過一個小圖文,內容大概是,「孩子超過1歲半你還在喂飯,你是親媽嗎?你是想毀掉這個原本聰明伶俐、心靈手巧的小天使嗎?」語氣雖重,卻不無道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身為父母的我們不僅有責任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承擔相應的家務,才能讓孩子擁有生存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會技能。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