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為什麼說,母親的「層次」決定了整個家庭的高度?答案很簡單
2023/06/29

在依戀關系里,母親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影響整個家庭的高度。

一:程序性記憶孩子在出生的頭幾年,他真的什麼都沒做嗎?

不,他幾乎時刻在觀察、注意著媽媽(或主要養育人)。

媽媽跟他說話的態度、語氣、語調,是常溫柔帶著笑意,還是不耐煩、苛責得多?

媽媽跟他眼神交流時,是欣喜還是厭惡?

他哭泣、煩躁時,媽媽是接納,還是不理,或者是發脾氣?

這些互動,都進入到了孩子的大腦里,編織成程序性記憶(我們也可以說是進入到潛意識中)。這類記憶不是回憶的具體畫面,更像是一種下意識的指導。

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后,再騎時,不需要再回想是先左腳用力還是右腳用力,左手該怎麼放,右手該怎麼放。你就那樣無意識地,保持了身體平衡,讓腳踏車走起來。

而孩子與媽媽(主要養育人)的互動方式,就成為了他的程序性記憶,在未來的時間里,像指導他騎腳踏車一樣,指導他的人生。

那這種記憶,是如何決定孩子的行為和性格的呢?

二:好媽媽、壞媽媽

精神分析領域有一個詞,叫「分裂」。

媽媽在帶孩子時,不可能時刻保持耐心、溫柔、好脾氣,有時也會忍不住情緒煩躁。或者孩子哇哇哭時,媽媽忙著手上的事,不能及時回應。

這時候,孩子就會形成2個養育者的形象:

好媽媽(養育人):她在我餓的時候喂我,冷的時候給我加衣,我孤單的時候陪我玩,還時常帶我出去溜達。

壞媽媽(養育人):她朝我發脾氣,我哭的時候不理我,我困了還不哄我睡覺,我餓了不給我奶喝。

小嬰兒不知道,這個好媽媽和壞媽媽,其實就是同一個人。

他更不可能理解,媽媽也有自己的煩惱,她晚上為了照顧寶寶要醒好幾次,白天還得應付生活瑣事。

為了這個「好媽媽形象」不被「壞媽媽形象」污染,他便通過叫「分裂」的概念,將媽媽看成2個人。當好媽媽出現時,壞媽媽就不見了。而當壞媽媽出現時,好媽媽自然也消失了。

所有發展中的嬰兒,他的主要目標,都是讓好媽媽(養育者)出現,讓壞媽媽(養育者)離開。(敲黑板,這里是重點!)

即便孩子以后慢慢長大,知道這個好媽媽和壞媽媽就是同一個人,但他為了讓這個好媽媽陪著自己,他們就會去做好媽媽認為「正確」的事情。

三:適用一生的保護策略咱們再回到依戀關系中。

孩子為了避免「壞媽媽」出現,他會發展出一種保護策略,并且通過程序性記憶來影響一生的行為。

我們也可以叫它「核心敏感性」。在不安全依戀的人群中,他們的核心敏感性可以分為3類。

①自尊敏感性

這類家長,優先考慮的,是孩子的表現和成就。

孩子剛出生時,我們不會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愛他,而僅僅因為那個嬰兒是他,是我們的孩子,所以我們愛他。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表達愛意的時機,不再因為「你是誰」,而因為「你做了什麼」。

你考得好、比賽拿了獎、鋼琴過了級、被人人夸贊,我就笑意相迎,表現得我非常愛你。而當你讓我沒面子、讓我丟臉時,我對你的討厭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漸漸就明白,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他的成就。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過分專注于成就或完美,他的自尊往往很脆弱。

他害怕失敗,害怕被質疑。當你表達跟他不一樣的觀點時,他就覺得自己受到了挑釁,被批評了。

當他表現不錯時,哪怕100個人里有99人認可,但只要有1人輕視,他也會因此難過很久。

因為在他看來,只有自己表現完美時,才是有價值的,才是值得被愛的。

②分離敏感性

 有一類媽媽,由于自身的不安全感非常強烈,她總是害怕分離和被拋棄,所以在育兒過程中,她表現得非常需要孩子。

對于孩子的事,她喜歡包辦、處處插手,希望孩子表現得依賴她、粘著她、沒有她就無法自立。

當孩子表現得「長大了」、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做、能獨立時,這類媽媽會非常失落,甚至責怪孩子。

孩子就學會了,我只有不停地需要媽媽、依賴媽媽時,好媽媽才會出現。這類孩子長大后,很容易就長成我們所說的「媽寶」。

③安全敏感性

還有一類媽媽,控制欲比較強,她希望孩子甚至丈夫「必須聽我的」。

這類家庭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夫妻、父母子女間情感很淡漠。因為一旦過于親密,你就會有種界限被侵犯的感覺。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很容易不合群,不愛與人交往。因為親密關系會讓他感覺不自在,別人的一句關心或建議,都可能被他看成是「控制」或者「侵犯」。

四:給媽媽更多的支持

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我們習慣性第一時間揪出那個養育人:「你看你,把孩子教成了什麼樣?都是因為你的失職,才讓孩子變成這樣。」

但其實,媽媽受到的傷害,是系統性的。

因為成為一個好母親,不僅僅跟她自身行為模式有關,還跟她得到的支持與幫助有關。

在以前,甚至現在很多地方,都還有輕視女孩的現象。女孩在幼年成長經歷中,就是備受傷害的那一個。

一個沒有被善待、不被全身心愛過的女孩,她長大后,又從哪里獲得能力去善待、全身心愛另一個人?

即便有著母性的本能,但她的程序性記憶,依然會時刻指導著她與孩子怎樣相處、與家人如何相處。

另外就是,在我們的文化里,女孩結婚,不是和愛人獨立出來成立小家庭,而是進入到另一個家庭中。

男孩可以留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這就導致,女孩既要承受來自原生家庭的痛,還要被迫卷入到丈夫的原生家庭中。

如果女孩無助時得不到支持、憤怒時得不到排解、情緒低落時得不到幫助,那麼,我們還期待她時刻保持溫柔、理性、好心態,確實就強人所難了。

北京大學心理學院講師易春麗說:「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越來越善待孩子,尤其是女孩,因為她們是未來的母親。」

我也希望,我們的社會、家庭,能越來越善待母親,因為她是孩子的安全基地,是家庭的安全港灣。

為什麼說,母親的「層次」決定了整個家庭的高度?

答案,真的很簡單。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