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為人父母那時起,我們就開始為孩子擔憂:
小時候,擔心他們吃不好,會生病;
長大了,擔心他們沒有好朋友,會不開心;
上學了,擔心他們成績不好,被同學欺負。
擔憂之下,我們希望為孩子撐起強大的保護傘,但是,我們始終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有些風浪,終要孩子自己去扛。
只有那些內心強大、意志堅定的孩子,才能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看到絢爛的朝陽。
幫助孩子強大內心、笑對逆境,其實關鍵就在于父母要做好三件事。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認為最好的路,一定也會要求孩子去走。」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在接受采訪時,這麼說道。
他說,有很多的家長好像很無私,但其實全部的有私。
他們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榮譽,這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談到兩個兒子,他說,他們對數學沒有太大的興趣,而是選擇了生物。小兒子從哈佛畢業之后,到云南去做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
他周圍的朋友都很反對,但他很坦然:「他已經是成年了,他自己愿意去,這是他的人生,他的主張。我也不反對。」
相反,他因為兒子愿意走自己的路而感到很欣慰。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有私」的家長,他們提早為孩子規劃好了人生,希望孩子能夠走在他們「設計」好的道路上。
不可否認,家長的出發點都是擔心孩子會走錯、走偏,但他們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沒有留白的人生,隨時會脫韁。
著名學者傅國涌先生在《教育留白——童年的植物性生長力量》中說:
「教育是需要留白的,留白,讓人可以有時間、有機會去想象、去思考,理想、希望也慢慢培育起來了。
」孩子就像一粒種子,要想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除了充足的養分,更要經得住大風,扛得起大浪。
當然,留白絕不等同于放手不管,「抓原則、盯底線、重做人」,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正、走得直。
同時,我們要告訴孩子,「選擇」兩個字代表的,是為了夢想而不斷拼搏的精神,更是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
只有當孩子擁有了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權,認識到自己的人生不是「被動參與」的,他們才愿意為了自己的選擇而承受失敗,付出辛苦。
曾經聽到過一位老師講的一個學生的故事。
這個女生很聰明,可就是成績很一般。
經過觀察,她發現,這個女生不愿動腦筋,遇到難題,就胡亂寫上答案。
她說,爸爸告訴我,上中學后,女孩子是學不過男孩子的,所以學了也沒用。
父母對于孩子的評價,會內化為孩子的自我評價,他們于是會在心里認為「我不好」、「我什麼都學不會」。
要想孩子努力向前,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認可他們的付出,告訴他們:你很棒!你一定能行!
我們給予孩子的正向評價,會成為一種力量,慢慢溶入孩子的骨血,他們在將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自信地說:我一定能做到。
《恩賜妙手》的主角本•卡森,上學時被嘲笑為「全球最笨的小孩」。
就是這樣一個被全世界拋棄的孩子,最終卻成為了霍普金斯醫院的總住院醫生,并且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腦部連體嬰兒分離手術。
他的逆襲,就源自于媽媽的鼓勵。
他被同學嘲笑,媽媽告訴他:「你是個聰明的男生,一點不笨。」
他想當醫生,媽媽告訴他:「這輩子你想做什麼工作都可以,只要你愿意努力。
」他的手術失敗了,媽媽告訴他:「就算你失敗了,起碼你曾經努力過。」
美國加州大學哲學博士詹姆斯•多柏林,曾經提出了一個原則「補強法則」,是指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回饋時,這種行為就會重復出現。
而這種滿意的結果回饋,就來自于一個字:贊。
很多時候,當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我們不妨蹲下來,抱一抱他們,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你的堅持與付出,很棒!
只有當孩子從父母那里獲得了力量,認識到自己是能被看見、被肯定的,他們才能激發出巨大的能量,克服一切困難,抵達勝利的彼岸。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很是認同:你與父母的關系,決定了你與世界的關系。
家的溫暖,就在于無論遇到怎樣的風雨,家里總會有人等候,給你力量。
父母的偉大,就在于他們會站在你身后,永遠無條件地為你托底、護航。
正是因為有了父母的兜底,我們才可以活得肆意妄為、充滿力量。
《心理韌性:如何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一書中提出:
家長應該重視關系重建,成為孩子強大的支持系統。作者講了兒子的故事。
兒子在學校犯了錯誤,被同學報告給了老師。
老師于是給了兒子一個懲罰,課間不能去操場上玩,要到校長室去讀書。
晚上回家,兒子把事情告訴了媽媽:「我今天在學校犯錯誤,被校長懲罰了。」
媽媽說:
「你這麼說,就說明你已經知道錯了,今后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現在媽媽要告訴你的是,我們的家是一個柔軟的、可以跌倒的地方,當你心里難受、不知道該怎麼做時,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我們可以幫你。」
被父母深愛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心理韌性,遭遇挫折時,復盤能力也更強。
相反,那些無法和父母建立心理聯結的孩子,就像一只刺猬,遇事只能將自己縮成一團,獨自舔舐。
其實,破解親子聯結的疏離,并不難,只需要一個動作——蹲下來。
當我們蹲下來的那一刻,我們的視角改變了,和孩子目光平視,我們的關系也從父母和子女的關系,變成了平等的朋友關系。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無限的關愛。
家長的「蹲下」,不只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平等的姿態,一種真誠的力量。
04
《內心強大的父母不做的13件事》中說: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認為這個世界虧欠他們,也不會有受害者的心態,而是認為自己有能力為這個世界做出積極的改變。
教孩子強大,教他們勇敢,內核都是告訴他們,生活不可能永遠輕松。
我們給予了孩子生命,更要護航他們健康平安地長大。
好的教育,不是灌滿,而是滋養,不是說教,而是引領,不是訓斥,而是點燃。
世間的路,每一條都不好走,要想抵達終點,就要給孩子們傳遞溫暖,賦予力量,讓我們的孩子,跨過山、越過海,登上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大舞台。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