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近看到國外網絡上流傳一種專治孩子不吃飯的「狠招」:
一名媽媽給兒子喂飯,孩子不吃,還沖著鏡頭傻笑。
媽媽也不著急,而是把這一勺飯喂給旁邊的毛絨玩具,媽媽拿著毛絨玩具晃來晃去,假裝玩具也不吃飯。隨后,媽媽將勺子放回碗里,抓起玩具一頓暴揍,還把玩具的腦袋往桌子上磕,一旁的兒子看得驚呆了。
這時媽媽再給兒子喂飯,兒子乖乖地張開嘴,只不過臉上沒了笑容,而是充滿了驚恐和不解。
媽媽轉過身開始大笑,拍攝視訊的爸爸也忍不住笑道:
「這招真靈!」
嚇唬孩子也是中國父母的絕招,在我們身邊也很常見。有的大人為了讓孩子聽話,會用一些事或人來嚇唬孩子,一旦目的達到了,大人們開始沾沾自喜。
前段時間,短視訊平台上出現一批嚇唬小朋友的「醫護」和「警察」,他們拿著針管、穿著警服,惡狠狠地對著鏡頭說,不吃飯、不睡覺,就會被打針、被抓走。
一些家長甚至留言說:「很有效,我兒子看完都哭了。」還有很多家長紛紛轉發到微信群、朋友圈。
這些不經意間的「嚇唬」
,往往被家長當成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但它真的就那麼管用嗎?
02有網友曾經總結了「童年四大陰影」:
拿針管扎孩子的醫生,收廢品順便拐孩子的老人,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妖怪,專抓不聽話孩子的警察叔叔……
除此之外,還有殺傷力最強的那句:「媽媽不要你了「。
從表面上看,這些話取得的效果十分不錯,但不會帶來長遠的正面效果,反而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
幾年前,一則警察的宣傳海報曾刷屏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
「請不要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他們調皮我們會把他們抓走。我們希望他們在感到害怕的時候會跑向我們,而不是被我們嚇跑!」
前幾日正好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個小男孩迷路了,正在巡邏的交警想幫助他,沒想到的是,交警一靠近,小男孩就一直掙脫往前跑。
這種對警察的恐懼,往往就是被家長嚇出來的。
除了警察,醫生、老師群體也被很多家長「妖魔化,成為「被黑」重災區,孩子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就慢慢形成了錯誤觀念,等到真正需要這些職業群體幫助的時候,孩子往往因為恐懼而不配合,甚至主動逃避。
▌破壞孩子安全感
身邊有個朋友特別怕黑,一個人不敢走夜路,即使在家睡覺,房間永遠會留著一盞燈。
她的這種恐懼源于小時候奶奶的一句話:「天黑了,外面有不干凈的東西。」
小時候她貪玩,奶奶為了讓她放學早點回家,就拿這話嚇唬她,嚇得她一到天黑就緊張地跑回家,這一句嚇唬,給她留下了一生的陰影。
兒童心理學學家保羅·哈里斯在《想象的世界》一書中提到:
單純想象怪物,孩子只會感到焦慮;而一旦孩子將想象帶入現實,就會引發恐懼。
比如鬼來了、怪物來了、不睡覺會被壞人抓走等等,像這樣的嚇唬往往會增加孩子的精神壓力和恐懼心理,造成孩子對一些人和事的恐懼,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孩子變得逆反,父母失去威信
「虎媽」蔡美兒曾在自己的書《虎媽戰歌》中提過一件事情:
女兒小時候,每天都被自己要求練習鋼琴。有一次女兒狀態不佳,不想練習,蔡美兒嚇唬女兒說:
「如果你不肯練琴,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
當時外面天氣很冷,女兒穿得又少,原以為這一招能讓女兒乖乖就范,可沒想到倔強的女兒打開門,穿著單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出門前還挑釁的看了她一眼,留下一臉不知所措的媽媽。
嚇唬是會慢慢被孩子戳穿的,隨之激起孩子的叛逆和反抗。
第一次嚇唬孩子,你覺得有效,是因為孩子信任你,而當你總說這些狠話又做不到,次數多了,你在孩子心里,就失去了威信。
作家林怡說:
「大多數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都會明白,原來大人嚇唬他們的話都是假的。于是嚇唬不再起作用,我們也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一個缺乏威信的人,他說什麼話,孩子都不會當真的。」
一個孩子變得難以管教,正是從他們不相信成年人開始。
03越來越覺得,教育最難得的一件事是父母有耐心。
隨著孩子一天天在長大,闖禍的次數越來越多,不配合的態度也越來越惡劣。
我們很容易沒有耐心,想要大聲吼他,想要急切地制止他、約束他,為了避免麻煩,我們往往不自覺地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他,比如沖他發脾氣、打他罵他、嚇唬他......
但是,教育孩子,從來沒有什麼省心省事的捷徑,任何的投機取巧,長久看來都是得不償失。
「嚇唬式教育」就是缺少耐心的情況下而選擇的一種偷懶的捷徑,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除了給孩子留下恐懼,沒有太多的教育意義。
每一種教育方法應該是有溫度的。
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應當做前提,再去認可、接納、理解,幫助他,越心急,結果可能越糟糕。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