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育兒教育
親子知識
懷孕手冊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用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2023/06/19

昨天,幼兒園小瑞老師跟我反饋了暖小心最近在幼兒園的表現,說她跟班上的每個小朋友都相處得特別好,很暖,很喜歡幫助人。

她會很主動地表達自己的心意,經常跟老師說:「小瑞老師,我怎麼這麼喜歡你!」

遇到不認識的老師,她也會主動上去打招呼, 很多別的班的老師也都很喜歡她。

小瑞老師說:「暖小心這段時間好像變了一個人。」是的,我也發現了。

暖小心之前是一個比較內斂的孩子,除了爸爸、媽媽和姥姥,她拒絕讓任何人抱,甚至姥爺也不行;出門在外,如果有陌生人向她打招呼,她會迅速地躲在我身后,一句話都不說;別人叫她的名字時,她總是不敢看對方,眼神怯生生的。

身邊經常有人說:「暖小心這性格太內向了」,我也曾一度焦慮過。

為此我特意讀了很多書籍,聽了不少講座,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

著名兒科心理學家喬納森·波奇利博士說:「 我們大多數人都意識到,孩子從一開始就有著獨特的個性。

兒科專家和心理學家通過對近千名嬰兒做出的跟蹤調查,從適應力、情緒、運動能力、對陌生人的反應等多方面進行評估,發現寶 寶的先天性格可以大致分為四種類型:觀察型、溫和型、熱情型和探索型。

其中 觀察型的孩子會經常表現出「膽小」、「害羞」狀態,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氣質。

觀察型的孩子,他們的 大腦杏仁核往往更容易興奮,遇到刺激的時候,他們心率更高,體液中壓力荷爾蒙的含量也更高。

他們體會到的緊張、害怕、羞愧等感受也更加強烈,所以他們更加謹慎,需要有更多的時間觀察、適應,以確認自己的安全。

我女兒暖小心就是典型的觀察型孩子,每次看一個新的動畫片,她都非常緊張,害怕里面突然出現嚇人的情景。 我不愿意簡單地把她定義為膽小,只是她對環境的敏感度更高而已。

爸爸媽媽看到這里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家孩子是觀察型的就沒救了,相反,像馬云、奧巴馬、樊登,這些在公開場合演講的高手 都曾是內向的觀察型孩子,卻都展現出了優秀的社會能力。

先天的氣質類型與后天的社會能力并不能劃等號, 父母在順從孩子先天氣質的基礎上再加以引導,也可以塑造出優秀的社交型人才。

孩子內向、膽小,我們應該怎麼做

1、順應孩子的先天氣質

孩子的 先天氣質相當于地基,如果地基被強行改變、扭曲,上面自然無法建成穩固的高樓。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扭扭捏捏」的樣子總是很焦慮,恨不得一把把孩子推上前,逼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來看看《媽媽是超人》中賈靜雯教科書式的做法吧。

咘咘是一個典型的觀察型孩子,她的音樂課上需要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唱歌來介紹自己。

咘咘很害羞,雖然在家里已經練習過很多次了,可是到了早教班里還是不敢張口。

第一次嘗試,哪怕在媽媽溫柔的鼓勵下,咘咘還是緊張到不敢開口,爸爸媽媽沒有逼她,貼心地說:「沒關系,等一下再唱。」

等到別的小朋友表演完后,賈靜雯提出再試一次,咘咘依舊緊張。賈靜雯忽然意識到雖然咘咘已經跟老師很熟了,但是又來的新的小朋友,她需要不斷地觀察和適應。

于是賈靜雯 放棄了自我介紹的歌,換成了咘咘平時最喜歡的歌,果然咘咘慢慢地進入了狀態,與媽媽一起開心地唱了起來。

賈靜雯說:「咘咘 不是一個外向求表現的孩子,她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不愿意去做。如果逼迫她,會破壞她的好奇心和動力。

觀察型的孩子更在意自己的內在秩序,家長要為孩子做的事情,絕不是改變、扭曲,而是讓孩子對自己的存在感到舒適,然后用自己舒適的方法和節奏,一步步把舒適感擴展到環境當中。

2、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

坐電梯遇上了鄰居或者家里來了客人,我們常常會禮貌性地讓孩子打招呼問好,如果這時孩子不配合,我們只好歉意地說一句:「這孩子有點慢熱(內向),認生了。」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作「 自證預言」,即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是什麼樣的人。而青春期前的孩子 對父母的話是深信不疑的,父母常常說孩子內向,孩子就真的會變得內向。

其實孩子童年時期的學習都是在模仿,父 母只需要做好自己。遇到認識的人禮貌地問候,家里來客人時熱絡地招待,孩子看在眼里, 潛移默化地就能學會

3、及時鼓勵

我小時候跟爸爸一起出門,如果遇到認識的長輩沒招呼,甚至聲音不夠洪亮、語氣不夠誠懇,都會被爸爸不停地抱怨和斥責。導致我現在30歲了,跟爸爸一起出門時如果遇到認識的人還是很緊張。

大人的抱怨和指責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只會讓孩子逃避。所以類似「你怎麼不打招呼呢?一點禮貌都沒有!」這樣的話還是不要再說了,而應該用鼓勵來代替。

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暖小心今天主動跟隔壁奶奶打招呼了,你今天表現得非常禮貌。」或者「暖小心今天給阿姨倒水了,謝謝你幫了媽媽的忙。」

這樣的鼓勵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你不斷強調孩子很有禮貌,他就真的會變成一個禮貌的人。

4、入園時要提前跟老師溝通

暖小心三歲入園時我就特意與她的班主任交流過,我告訴她暖小心是一個觀察型孩子,她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建立信任。剛開始她可能會排斥別人的靠近、拒絕別人的幫助、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親近老師。所以 希望老師用自然的態度對待她,不要催促和強迫她

直到入園已經快要兩個月時,暖小心的老師跟我說:「我覺得她應該是做好準備了。」

因為在此之前,暖小心跟老師擁抱的時候都是把后背給她;而那天,她終于像別的孩子一樣,飛奔著一頭扎進老師的懷里。

我當時真的是熱淚盈眶,心中的不安一下子消散干凈。 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尊重她的內心秩序,是沒有錯的。

觀察型的孩子往往會在社交方面遭受更多的挫折, 但這些挫折也會幫助他成長。父母 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投射給孩子信任孩子自身的應對能力,他會逐漸走出「謹小慎微」的狀態,變得越來越有力量。

孩子越管越叛逆,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
2023/03/29
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他已贏在起跑線上
2023/04/10
這4種「面相」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
2023/03/20
小學生作文火了,《沒用的爸爸》寫出孩子的心里話,讓老師捧腹大笑,爸爸:家丑不可外揚
2023/04/04
「雙旋男孩找不到,雙旋女孩沒人要」,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
2023/03/24
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選擇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
2023/03/24
新生兒出產房後「第一抱」很重要,這2類人,關係再親近也要拒絕
2023/04/04
因女兒太漂亮了,爸爸懷疑不是親生的,親子鑒定出來,全家亂了
2023/04/10
如果孩子經常發出「3種信號」,說明娃正在變得自卑,父母要重視
2023/03/24
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會有「4大特征」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