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小時候輸不起的孩子,長大后也贏不了!
2023/06/19

有這麼一類孩子,和別人玩游戲時,只能贏不能輸。

如果贏了就特別開心,喊著「再來,再來」;但是輸了的話,就變得悶悶不樂:「重來,這不算數」開始發脾氣。

這樣的習慣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嗎?又該怎樣去改變呢?

不良影響

孩子自我意識慢慢萌芽,但又缺乏對自己和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就會出現「我」是最棒的,「我」需要得到認可的心理需求。

適度的好勝能激勵著孩子不斷超越,追求出眾,但是如果過于好勝,就需要家長采取積極的行動了。

總是「輸不起」的孩子,最直觀結果就是:脾氣差,小伙伴都不跟他玩了, 影響孩子的社交

另一方面,孩子心氣高,受到一點挫折就容易喪失信心, 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造成孩子「輸不起」的原因有哪些?

1. 人的天性:價值認同

人的天性就是好勝的,當孩子發現當自己比別人強,可以受到表揚和獎勵時,自然會更加追求「贏」,從而心理獲得愉悅感和認同感。

2. 來自長輩們的溺愛

家中的長輩往往十分寵愛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什麼事情也都讓著孩子,長此以往,養成孩子嬌縱的性格。

3. 父母無意中給孩子過大壓力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于是對孩子要求也比較高,當孩子做得好時格外高興,不斷表揚和獎勵孩子;當孩子沒達到自己要求時對孩子發脾氣或者責怪。

這種心理落差和壓力導致孩子更加懼怕失敗,害怕父母失望。

沒有經受過失敗的「信心」是無根之木,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是贏家。

當孩子走出家庭,進入其他環境,例如學校、公眾場合等,這個時候沒有人會像父母那樣給她無私的關注和保護,必然會經歷挫折和失敗。

如果不能及早讓孩子經歷失敗,以及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反而會挫敗孩子的信心和勇氣,嚴重時還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家長怎樣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呢?

1. 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時, 不要總是遷就孩子,要適當讓孩子體會到輸的感覺

在孩子因為輸掉游戲產生消極情緒時,首先給予及時的安慰和疏導:「媽媽明白你因為輸了游戲不開心。」但是,等孩子情緒平定下來后要給他講清楚:「要遵守游戲規則,比賽總是會有輸有贏,輸了并不可怕,總有機會能成功。」

訓練孩子逐步接受挫折感,并學會把挫折感轉化為發起挑戰的決心。

2. 教孩子正確的輸贏觀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也不要一味關注結果, 要能看到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閃光點

,提出來加以表揚。

3. 父母自己輸得起,孩子才能輸得起

父母對待挫折、失敗的情緒和態度也會給孩子造成直接影響。

父母在家中, 要將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展現給孩子,對自己形成良好的心態也有幫助。

遇到困難和打擊時, 在孩子面前要管理好情緒,不要表現地特別頹廢、喪氣,更不要將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容易生氣、責罵孩子等。

不要將成人世界里的功利、爭強好勝帶給孩子。豁達、坦蕩的父母才能教出正確看待輸贏、身心健康的孩子。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