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小時候一哭就抱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不會被慣壞,結果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3/03/03

ADVERTISEMENT

哭聲是孩子來到人世間的第一個標誌。在生產的時候,只有孩子順利哭出來,才表示孩子初步是沒有問題的。

這時候的哭聲是令人欣喜的,然而隨著孩子長大,孩子哭卻讓家長越來越頭疼。每次孩子哭泣,家長都想要儘快止住他的哭聲。

孩子一哭,家長就想著去哄。不過有人說,「一哭就抱」的孩子,容易養成哭泣的壞習慣,家長應該忍住。

如今要說的是, 「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甚至可以代替語言,家長不可以置之不理。

孩子哭了之後,家長到底要不要抱?引發婆媳爭議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婆媳之間總是有著矛盾,不僅是因為關係比較微妙,更是由于兩代人的觀念不同。

有了孩子之後,小王和婆婆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ADVERTISEMENT

孩子現在已經長大了不少,懂事許多,但是哭鬧的毛病卻一直改不掉。

每次孩子一哭,婆婆就趕緊去抱著哄他。小王看到很不贊同,她認為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去哄他,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利用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婆婆覺得,小孩子哭久了會傷身體。而且現在一家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寵著點也沒有什麼關係,等孩子長大就不哭了。

寶寶哭了獲得擁抱,這4種能力往往更強

1、安全感更強

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媽媽將新生兒擁入懷中,能夠有效降低他來到這個陌生時間的恐懼和不安,同時也能夠讓他感受到熟悉的氣味和心跳,這是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

此外,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通過與人類基因有94%相同的恒河猴做了一組實驗,結果發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僅僅有充足的奶睡餵養是不夠的,母親和孩子肢體接觸對于寶寶的意義重大,摟抱對于親子關係的建立非常重要,且在這樣的一次又一次擁抱後,感覺到非常有安全感,在今後學習新事物的時候也不會感到害怕,擁有足夠的勇氣探索外面的世界。

ADVERTISEMENT

2、性格更加健全

據兒科醫生介紹,時常被擁抱的孩子,一定是被父母關愛、接納的,當他們長大後,年幼時充分的擁抱更有益于培養獨立、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且擁有獨立探索的精神,時刻準備出發,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3、智慧發育更好

從小被充分擁抱的孩子,他們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在今後的學習、教育上會表現得更為出色,更容易取得優異的成績,且因為得到充足的愛,他們的身體發育狀況會更好。

除此之外,據相關研究發現,充足的擁抱有益于身心發展,如情緒較為穩定、容易建立幼兒的自我認知、容易睡眠安穩、增進親子關係親密度,促進迴圈功能、腸胃功能、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的發育。

ADVERTISEMENT

綜上所述,從小一哭就被抱起來的孩子,並不會像親戚朋友說的那樣,長大了不好帶,而會因為獲得了父母充足的愛撫和擁抱,長大之後心理更健康,更自信,學習成績也會更優異,社交能力也會更強。

4.擁有強壯的體魄

性格能夠影響情緒,情緒能夠影響身體。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抑鬱,時間長了,鬱鬱寡歡,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而孩子獲得了充分的愛意和理解,對一切事物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又何愁他會有什麼心結呢?

心情舒暢,自然渾身舒爽,身體自然十分健康。

糖果媽有話說:

什麼時候給孩子擁抱,才是最佳時機?

雖然擁抱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找準時機,否則可能是在放縱孩子。

1、嬰兒期

這時候的寶寶,不會說話,只能靠咿咿呀呀和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ADVERTISEMENT

嬰兒的哭聲能夠代表饑餓、困倦、恐懼等等,因此不可以抑制孩子的哭聲。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學會分辨孩子哭聲的意義。及時給孩子一個抱抱,安撫情緒。同時按需分配,滿足孩子的要求。

2、幼兒期

8~14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對外界產生反應,也就是擁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因此父母也會在這個時期,教孩子懂事。

此時的孩子,需要由本能轉化為規訓狀態,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必須要堅持且堅定。

當然,並不是要家長一味地進行說教,而是在孩子能夠感受到愛意的環境下,教導孩子成長。

3、兒童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已經懂事了,也學會了投機取巧。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可能會使用哭鬧的手段。

家長就要學會甄別孩子的情緒,不能被孩子的哭聲要脅了。根據不同的情況,針對地處理問題。

孩子哭泣,最心疼的莫過于家長。給孩子擁抱,不代表要縱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少一些極端觀念,多一些中庸之道。

做好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的理念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要不斷豐富自己,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

ADVERTISEMENT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