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孩子六歲前,父母牢記「兩不管」和「三不慣」,小孩想不出息都難!
2023/06/25

管教孩子是一門藝術。

同樣是小孩,有些能聽話懂事明大理,有些卻搗蛋叛逆沒禮貌,差距往往就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里面。

特別是在小孩六歲以前,你的教育方式,可能就決定了他未來長大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聰明的家長,懂得在六歲前把孩子教好

在教育學上,有個觀點:

孩子的成長過程宛若一座山,要想翻越這座山,路上會遇上各種大坡和小坡,對應的也就是不同的年齡段。

而6歲則是一個關鍵的大坡,這個階段孩子正處于自我探索的矛盾期,他們對世界規章認知有些混亂, 一邊是隨心所欲的自我意識發育,一邊是客觀冷靜的規則約束。

你會發現,6歲左右的小孩有時候容易闖禍,破壞規則,例如他們可能會撒謊、打架、欺負同學,行事魯莽不說,情緒也異常多變。

這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結果,也是小孩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大家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熟起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尤為重要。你們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對孩子行為舉止的應對措施就特別關鍵。

在這里要先說一個絕對錯誤的教育理念:「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父母要包辦一切;孩子沒有是非觀念,闖禍可能得到諒解。

殊不知,6歲的小孩,他們已經差不多是一個「小大人」,父母不能再把他當成孩子,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有些家長往往在該管孩子的時候不作為,而在不該管的時候卻常常施加干預。」

如果六歲以前你沒把孩子管好,日后再想教育,基本是難上加難。

牢記「兩不管」和「三不慣」

何謂「兩不管」?

1、不管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個三歲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

很多時候父母要學會適當地放權,相信孩子的能力,讓他們獨立完成力所能及之事,例如簡單的家務,洗衣洗碗,玩具收納,拖地晾衣服等等,日后才能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之人。

讓孩子獨立完成家務,還能幫助培養其自理能力,日后即使離開父母也能好好生存,更有助于讓他們心懷感恩之心,明白父母日常為家人操持家務的不易。

2、不管孩子能承受住的事

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未必就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很多父母總擔心他們在外面受傷,心理承受不住,所以提前幫他排除萬難,把孩子圈在自己打造的溫室中。可恰恰是這樣,導致其抗挫折能力變差,以后出了社會稍微遇上點不如意就覺得天要塌了。

我們要相信孩子的韌性,有時候多吃點苦未必就是壞事。

何謂「三不慣」?

A:不慣孩子的壞脾氣

例如動不動就對著父母發火,經常在家撒潑打滾,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話。這種壞脾氣,父母不能慣著,以免他們得寸進尺,以后遇事只會用情緒來解決。

如果勸說幾次依舊不聽,建議你們可以冷處理,讓小孩自己一個人繼續發泄,等到他們的精力耗盡,發現發脾氣沒用時,下次就不會如此。

B:不慣孩子做觸及底線的事

例如撒謊、偷東西、欺負別人等等,家長不要以為這些只是小事,小孩是無意之舉,很多時候孩子的惡意往往比大人來得更明顯。

而且如果第一次你沒能及時制止,他們下次更會變本加厲,慢慢滑入深淵,到時候想拉都拉不上來。其它問題可以有寬限的余地,但涉及到底線,必然要嚴加懲戒。

C:不慣孩子的懶惰散漫

現在很多人好像對懶惰并不在意,孩子學習、生活散漫好像也無傷大雅。

可如果從小就性子懶散、沒有上進心,長大以后你又怎麼指望他能改過自新,開始奮發向上呢?

請父母們記住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話:

「孩子的胃口是喂出來的,孩子的脾氣是帶出來的,孩子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出來的。」

如果父母不肯放手,在養育孩子時總是多加干預,而且毫無原則的溺愛,多半養不出獨立優秀、有出息的好孩子。

管教孩子就是一門藝術,當孩子需要援助的時候,我們盡力給予支援;當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擋風遮雨的時候,父母就要學會優雅退出。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與出生月份有關, 這倆月份出生的娃更聰明
2023/07/04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讓他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一直待在家裡!
2023/07/04
孩子是否「孝順」與出生順序有關 ?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學說法
2023/07/04
孩子哭鬧時,說「這2句話」比說10句「別哭了」更管用 ,寶媽來看!
2023/07/04
心理學發現:若孩子不喜歡「做4件事」,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2023/07/04
「寧可孩子成績差,也別送他去補課」,資深教師的話, 值得深思
2023/07/04
「兒子的臉被同學破相」,這位媽媽的做法, 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2023/07/04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勝過千言萬語
2023/07/04
夫妻同房被5歲的女兒撞見,氣氛瞬間很尷尬,高情商媽媽「巧妙化解」
2023/07/04
一個暑假,懶爸爸將「4歲兒子」帶出超強專注力,「3個笨方法」暗藏大智慧
2023/07/04
「台灣最美雙胞胎」長大了!如今20年過去了,顏值依舊在線碾壓網紅「模樣清新可人」,網喊:簡直美到認不出
2023/07/04
捷運最暖小哥!聽耳機裝睡往下看「默默用手撐著」,一夕爆紅「獲10萬粉絲」網:最好的炫富
2023/07/04
兒子失蹤後,夫妻倆領養了女孩,17年後看到女兒畢業合影,一眼認出女兒同學,不敢置信抱頭痛哭
2023/07/04
孩子取名「父姓加母姓」,出生證護士打多一字,媽媽不怒反喜:不改了!
2023/07/04
他在捷運上追動漫「旁邊小孩也擠過來看」 媽媽竟皺眉嗆「可以不要看手機嗎」原因讓他傻爆眼
2023/07/04
這個小學生「考零分」,他的答案被po上網時,網友大讚「根本是天才」 還質問老師「到底哪裡錯了」
2023/07/04
英語班主任太牛了:將單詞、語法、時態匯成表, 全班學生回回拿滿分
2023/07/04
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看你走時他哭不哭,而是要看這兩條標準
2023/07/04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科學解釋真是這麼回事,錯過依戀時期,娃和媽媽可能也不親!
2023/07/04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2023/07/04